有时候我会好奇刘邦对勾践的观感,对我来说,勾践具有刘邦一部分的气质,可能,还比刘邦更过分,因为什么呢,刘邦是敢拼命的,但是,勾践未必,有趣的是,勾践和刘邦,我最喜欢的男演员之一的陈道明,都演过,演的,也挺类似。
又或者,刘邦跑的快?虽然,比不过曹操和某地记者?
前脚还在大骂项羽不给我关中王,后脚就能听从张良的建议烧毁栈道,美其名曰,这是为了和平,表达我不会跟你项羽打仗的诚意,实际上,怎么看都是,我烧了栈道,你项羽特喵的来揍我呀?
刘邦和项羽可能自己都想不到,短短几个月之后,这个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然,可能更实际的问题是,刘邦怎么能信又怎么敢信韩信有那么厉害,而实际上,留给萧何做出月下追韩信的时间,比刘邦最终将军权交给韩信,让他把天捅出个窟窿的时间更短。
我是不相信识人之名和赌徒心态的,这不符合逻辑,我也不太相信军机推演能够证明谁的能力,实际上,连韩信传里都只是说,萧何认为这个人不一般,至于为什么,不知道。
假如没有韩信,刘邦能不能赢过项羽呢?其实这很难说,韩信和其它人最明显的区别是什么呢,韩信喜欢用奇,简单的说就是,这是个喜欢使用不要命不讲道理的打法的人,大家好不容易打败了暴秦,谁会喜欢再死人呢,其实,没谁会喜欢再这样死人的,但是韩信喜欢,为什么呢,因为他错过了红利期,不拼命,他可能什么都拿不到。
而且实际上,韩信除了项羽,也确实打服了整个天下,刘邦和他比拼命,可能只是个娃娃,当然,背水一战的时候,韩信自己也说了,你让我打仗,我的部下又只听刘邦的,这你让我怎么打仗,当然了,还是可以打的,他们要么拼命,要么死就可以了,其实,在这种忠诚度下面,反映的是刘邦的恐怖,背水一战的主角,那些相当于预备役的士兵,我跑不了,但是我为什么不投降呢?
韩信改变了刘邦和项羽之间力量的天平,没有人希望别人称帝的,称王都不喜欢,霸王也是,一个地位还不够稳固就敢削藩的霸王尤其没人喜欢,天下都在反项羽,所以,促进了刘邦也去反项羽,而刘邦重用韩信这件事儿,用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更有趣。为什么用韩信,除了韩信,有人敢去打项羽么?能打得赢么?
樊哙这类死忠刘邦的人,别说项羽了,送到三秦那里,就是盘菜吧?(当然,章邯和项羽的能力,实际上是有争议的)刘邦觉着委屈,但是,有些人可能觉得未必,甚至,包括刘邦的岳父家,有一个符合自己能力的胃口,实在不算什么坏事儿,和项羽有着尖锐矛盾的,其实只是那几个可以裂地封王的,其实,没人想退回到春秋战国,没人不想中央集权,只不过,在这件事儿上,节奏和步骤很重要,有些事儿其实非常有必要,方法也未必不对,但结果,经常性的事与愿违,比如,一千多年后的朱允炆。当然,实际上,项羽很快就把其它不听话的都打服了,当年浩浩荡荡的义军,被章邯打的抱头鼠窜不是没理由的,揭竿而起背后的故事可能千变万化,但是,付诸行动的风险也不是一般大,陈胜吴广当年的那个“等死”用的非常精妙,二十四史里,大部分揭竿而起,基本都跟这两个字脱不开干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真正有才能的人,通常都是中后期加入队伍的,后来有人开创性的提出了,抢夺胜利果实,这个说法其实非常有趣,成王败寇,自古以来,大家都是摘取别人的胜利果实,只有可怜的袁大头被骂了连回怼的机会都没有,蔡锷的身边充满了迷雾,张作霖是被日本人炸死的,列强不会喜欢一个团结统一的中国,这是不应该被忽视的一点,即使,袁大头站在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回到本来的问题上,大家其实都算是跟着陈胜吴广摘桃子的人,嘴上说着延续六国道统替前辈报仇,当年灭六国的时候,诸位大神都忙着干嘛呢,大家水平都有限,毕竟最厉害的那部分,死在卫国战争上面,比最厉害的差一点那些,有没有死在和最厉害的的争权夺利(甚至包括通过卖国争权夺利)里,历史也不会写的,但是,留下来的青壮,都是歪瓜裂枣这事儿不需要怀疑。
但是从这个角度来看,项羽就很厉害么?这涉及到一个不大不小的逻辑漏洞,那就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是不是需要具有一个比较优秀的心理学涵养,因为章邯和韩信,构成了衡量项羽的两把尺子,而成安君其实一定程度上补全了这个衡量系统,综合史记和汉书来看,陈馀在勾心斗角上的本事,跟他打仗上的本事比起来,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但是,陈馀在秦末群豪里,居然算是能打的,可是,那样的乱世,真的能打,还需要勾心斗角么?从这个支线往后推,既然陈馀的智商应该比他的军事能力,高那么一点点,那么,他敢打项羽的脸自立为代王,项羽的n维能力图,和陈馀比起来,会有量级上的差距么?而同时,陈馀被章邯打的抱头鼠窜,项羽打败了章邯?那么,巨鹿之战的水分有多大,看陈馀对项羽的态度(公开揍趴张耳自立代王打项羽的脸),就实在值得玩味了,当然,在这件事儿上,一来我们不是历史的当事人,没有什么绝对的发言权,二来,每个人怎么去理解都不影响这段历史大方向上的格局,也就是,本质上来说,刘邦的政治纲领是最成熟的,因为什么,因为他没有任何背景,多方有背景的人博弈,让没背景的人走到最高,是江湖的常态,当然,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不过是傀儡,但是,刘邦不是;秦末逐鹿,群雄之中,智商最高可能是张良,情商最高可能是萧何,智商情商都达到了深藏不露的,可能叫做刘邦,这是我虽然不见得多看得起他的能力(手法),但是,却非常喜欢他的原因。
楚汉战争的中后期,类似“五月,汉王屯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未傅者悉诣军。韩信亦收兵与汉王会,兵复大振。与楚战荥阳南京、索间,破之。”这种描述,挺多的,尤其是,每次大赦刑徒,通常都能带来胜利,这个笔法挺内涵,就是,不怕死的人容易赢,百战之兵,天时地利人和都要有的,吴起提出的父子之兵的理论,就非常值得参考,而这个军事理论,从某一方面证明了,对战争而言,独生子女这种事情,是很愚蠢的,让一个人为了保护弟弟父母去死,比让他们为了保护父母去死,要有说服力的多,因为这种时候,通常父母更愿意选择死亡。恩,所以,这里触发了一个逻辑分支,是你,要保证现役士兵的婚姻,还是,要保证全民的婚姻,恩,当然,这种事情,放到这么小众的地方来说,有没有必要,恐怕也是另说的。
回到楚汉之争,这场战争的胜负手,决定刘邦最终胜利的关键,非常有趣,都是项羽送给刘邦的,军事上是韩信,政治上是陈平,当然,在那会儿,可能政治要叫做谋略,其实陈平也算是天选之人,为什么呢,因为他身上的污点太多了,多到了,刘邦,吕后,甚至再往后的代王,对他,都没必要有什么戒心,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聪明,就如同上天的馈赠,熠熠发光。
张良劝服了刘邦不要分封,重要的是两点,1.项羽分封了,诸王难道没造反?2.跟着你拼命的人都没封赏,那群见风使舵的,你去封赏他们,你脑袋进水了?张良是摆明了利害关系但是,陈平是真的救了刘邦的命的那个人,是的,陈平至少是秦末汉初最强大的心理学家,他利用假刘邦吸引了项羽的注意力,让真刘邦得以脱身,当然,那些吸引注意力的人为什么愿意去死,这是一个真正可怕的问题,但是,因为没有实践,我暂时给不出答案。
当然,这里还有个意外,叫做彭越,项羽最后当然是输了,但是,真正把项羽打痛了的,被韩信灭掉的龙且,另外,其实就只有,不断骚扰项羽后方的彭越,而彭越之所以成功,本质上是因为楚军后期,兵员粮草和机动性都有所不足,这件事儿上,龙且当居首功,彭越,在恰当的时间站在了恰当的位置,当然,比起韩信之外的其他几位异性王,彭越做出的贡献,是实打实的。
短期内的缺兵是韩信打出来的,短期内的少粮是彭越打出来的,但本因都在项羽自己,范增的死,少的不仅仅是重要的谋士,自己的亚父你都能这么对待,人心的向背,还要怎么说呢?韩信是硬碰硬,但是陈平,就真的恐怖了,当然,其实汉史看来看去,汉初三杰,张良早早的归隐,剩下两位,至少,政治上,哪里比得过陈平。
项羽如果在天有灵,千年岁月之后,他能不能想明白,他输在围困刘邦于荥阳的某个瞬间呢?是的,宜将剩勇追穷寇,这话应该放在当初把刘邦放回汉中,也应该放到公元前204年的荥阳。但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刘邦战胜项羽,也正因项羽性格上的不足和一个个失误,而成为了某种,上帝视角上的必然,太史公的愤愤不平,后来的江东弟子今犹在,其实,反而是一种,对历史的不肯面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