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所指的开会,皆指公司的内部会议)
在你的印象中,你老板是不是特别喜欢开会?
反正大多数是。
少数对开会有克制的老板,都会把会议定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如每周五,每周一,或每月底,这样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你形成习惯,习惯到自己提前做好准备。
多数对开会毫无克制的老板,是想开就开,走到哪开到哪,眼见他眉头一皱,手臂一抬,指着不知道谁,出来的那句话大都是:来来来!我们开会讨论下。
开会是门学问。目的也是为了解决问题。
如果没把握好,反倒会多一个问题:即连会都开不好。
一、开会要提前通知与会人员。
开会前,视问题大小,要提前一定的时间通知与会人员,告知本次会议的主题,让他们提前思考问题方案,然后在会议上进一步探讨。这叫有目的的开会。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这样可以让大家在互不干扰的情况下,能够独立思考问题,若全部都放到会议开始时,再临时思考,通常质量会大打折扣,而且,有些人,非常容易受别人的影响,听别人讲着讲着,就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想怎么说了。
还有一些是擅长作深入思考的人,将思考过程放到会议当中,对于他来说,时间太短,难发挥。
提前通知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让大家提前处理好手头上的事情,全心参与会议。
当然最重要的是:节省所有人的时间,提升效率。
二、开会要控制时间。
不要把会议当战场,唇枪舌剑,还十分恋战,久久不能结束。
或是在会议上留大段大段的空白,大家都静静地坐着,什么话也不说,甚至连结束二字都不说,任生命流逝。
之所以开会,就是要集中相关人员,以最快、最有效的速度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而非仅仅只能做到以最快的速度集中相关人员,方案却迟迟难产。
如果不是大型公司的年度议题,没有什么会议,是有必要连续开上几天的。
如果公司还没到一定体量,开会的时间经常像国家十几届几中全会一样,一连便是几天的,这几乎是一种病态。这些症状暴露无遗:想太多,做太少。讨论太多,决策太少;追求完美,无从下腿。
明确开会的目的、会议的主题,速战速决,控制好时间,是对所有与会人员的尊重。如果无法做到速战速决,那么这会也没必要开,你需要的是练靶,得换个地,总之不是会议室。
三、根据不同的会议,选择不同的会议室。
如果是需要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头脑风暴型的会议,建立采用圆桌式,这样不那么严肃,有利于大家思维的发散,彼此间也不会觉得拘谨。
如果开会是为了上传下达,分配任务,建立采取方桌式的会议,会议的主讲人员坐在方桌的两头,这有利于权威的显示,对与会人员,会在无形中施加服从的压力和影响。
四、会议一定要有总结
开会时,大家漫漫而谈,说的都挺精彩,可会议一结束,大都会忘记自己说了啥。这样一场会议就白开了。
开会,一定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个需要从老板自己做起,且得有这方面的意识。
有着良好开会习惯的公司,大都会安排人做会议纪录。记录有效发言和会议中强调的重点问题,同时列出所有要执行的事项,以及具体的负责人员、会议中已有决议的问题、和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做好会议总结 ,一是可以防止遗漏; 二是强会议重点和结论,让大家心中有数。
五、开会要摆明正确的态度
开会永远只能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要开口闭口即开会,确定开会的必要性,再行开会。
开会的主导人员(大都是老板)要摆正自己心态,你召集人员开会,是为了寻找听众,还是为了寻求意见?或只是为了寻求支持者?如果只是寻求支持者,随便搞个投票即可,不用大费周张来开会。
开会的过程中,视当时情况,最好依次让所有人员发言,而不是只听几个愿意发言者发言。因为不排除有些人,很有想法,但你没有让他说,他就懒得说了。给他们以参与感也重要。
有些时候,老板一个人的武断,比漫长的穷讨论的会议高效得多。
会议结束后,一定要结果 ,这样才能让执行出结果。
会议,有时是老板一个人的独奏,有时会是所有人的狂欢,不管是哪一种,对效率的追求是永恒的主题。因为,这么多人的时间全都搭在里面,浪费太可耻。
关于会议的种种,唠叨到此。愿对你有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