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怀孕便将书法练习搁浅了。其间因为孩子小、生了一场大病和自己的懒散,始终下不了决心重新开始书法练习。整整三年没好好书写。直到今年年初,朋友的画室需要一位书法老师,我才决心重拾书法。当时答应朋友的请求是想借此督促自己离开舒适区,不再懒散。可当我拿起笔在家练习时,发现怎么写都不得法,单薄无力。心里开始打鼓,我这样的水平能行吗?别把小朋友带到坑里去了。于是我在网上报了一个21天硬笔和软笔的基础班,指望能对自己有所帮助。那21天里我还是蛮认真地练习,不过,练了一个多月,我觉得提升不大,有种写不出来、走进死胡同的感觉。
于是,经过内心一番权衡挣扎,最终我还是决定再次加入成年书法班。师傅的队伍现在越来越庞大了,除了老面孔以外,还多了许多新面孔。老人儿们经过这几年坚持不懈地练习,有好几个人在各种书展上已崭露头角,还有一个女生竟通过自己的学习办了一个培训班。说实话,他们中的有的当时和我差不多一起入师,有的还是在我之后入的师。而我自己,因为想法很多,但总是三分钟的热情,坚持下来的却很少。所以一事无成。我想,要是我当年一直坚持的话,也许自己在书法造诣上也会有不小的成绩。可惜了……更让我惊讶地是,曾经看着飞扬跋扈的人,通过坚持书写,面貌气质上竟也有质的转变,竟变得温婉、具有书香气了。
一切重头开始吧。在家闭门书写的后果就是,我手中的颜体已然成为我体,油腔滑调,失去了颜体自身所俱有的古拙和苍劲有力,且技法上也有很多的错误。而这些问题,如果自己在家闭门造车的话,我还是发现不了,甚至最后因此丧失书写的兴趣。所以不论做什么事情,方向首先要对。而书法作为一门技艺,需要工匠精神,需要我们去拜师,我们才能逐渐精熟,才能逐渐将这门技艺逐渐变成博大精深的文化,扎根、传承下去。在这个变化迅速的互联网时代,这种工匠精神变得越来越难能可贵。
上了三次课,经过师傅的亲自示范和不断提醒,我才渐渐有所领悟:不论写什么书体,练习时一定要慢,而手上的慢其实代表了书写时的气定神闲,代表了我们已将自己在喧嚣城市中那颗浮躁的心安定下来,沉浸到与古人的对话中,沉浸于与自己的相处中。此刻,那帖、那笔成了我与古人交流的纽带。通过书法,我体会着古人书写时的心情和笔下抒发的情感,也抒写着此刻自己的心绪,这是多么美妙的时光。
通过书写,也让我感受到在充分铺毫挥洒下颜真卿的那份苍劲有力,以及他古拙憨厚的性格。我想通过不断地学习书写,通过古帖,我们真的能穿越到几百年几千年与各位名家对话。
书法带给我们的,需要我们自己静静地书写去感悟。书法,带给我们的除了这一世的荣誉,还有心灵的安定和详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