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强大,所以都怕他。
却不知他只是一枚谁都可以污蔑的棋子。
也是因为强大,所以他有了归来的契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也曾是风流少年。
亦是戏中人厌恶却又忍不住恭候的——夷陵老祖。
前半生劫难始于乱葬岗,失于乱葬岗,重生归来,依旧是我们记忆中的少年郎。
——记魏无羡

1.
中《魔道祖师》的毒已深。
准确来说唯有魏无羡一人毒我吃的甘之如饴。
毒糖再歹,也是甜味。
后来想为魏无羡写点什么,却又读不出他的真谛到底在何处,又有魔道大军太过强大,担心自己的解读会引来不同意见的唇枪舌战,对《魔道》该怎么写的问题战战兢兢,横空出世一部《陈情令》,使我不得不再次要是视线在魏无羡身上,为他年少的不羁,也为自己心中的那口还未冷却的热血。
《陈情令》是《陈情令》,《魔道祖师》是《魔道祖师》,即可混为一谈,又能区别对待。
所以我,心痒难耐,一字一句,斟酌出来。
魏无羡不在一个人,而是一个符号,一个代表一群人理想的梦想的符号。
可我最终成了“仙家百门”。
他是幸运的,因为有强大的力量,所以他可以坚持己心,守护自己心中的正义。
哪怕他这些正义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离经叛道;哪怕维护正义的代价是众叛亲离,万鬼反噬。
用物质评判的价值来说:他,太不值了。
与人相处,不认同,且苟同吧。
有人这样教我。
我不认同她这句话,却又无法反驳这句话说错了。
我还是太渺小,渺小到一句“我不同意你的说法”都不敢轻易说出口。
不仅是视野上,阅历上的渺小,更是格局上的一步难迈。
什么是正义。
话题太大,自己还在这个漩涡中挣脱不开,来评价别人有些不够格,可是生来一张嘴,不是说话就是吃,在再不济也是拿来闯祸用的。
你一句,我一句,是非黑白不了了之,除了顶罪的人,谁会在意了?
魏无羡是个很好的坑,有万恶之祖名声,所以有些什么祸事都可以往他身上推。
伐温之后,江氏因魏无羡声名鹊起。
细数他重生之后遇到的事,哪件不是被人安排的明明白白?
莫玄羽想要人帮他报仇,没关系,谁人比得过夷陵老祖的厉害和恶毒。
薛洋想复活晓星尘,没关系,听说夷陵老祖复活了,设计将他引来救人吧。
金光瑶为在金家上位,设计让魏无羡遭人唾骂,再自带光环上场,代表正义消灭你。
再看有聂导一手主导的老祖重生剧情,咱们这些看客不也深陷其中,乐此不疲?
魏无羡是所有人的绊脚石,同样也是垫脚石。
做人做鬼,他都做到了极致。
在这些阴谋诡计之下,唯有风光霁月的蓝家二公子含光君,从头到尾站在他身前,护着他。
你护天下人,我护你。
世间能有一人与之匹敌,亦是幸事。
“半生诘难换正义,归来方懂十年心。”
“十”在古文中是个虚词,就像“十年生死两茫茫”一样,并不是只十年,而是表示很多年。
含光君问灵十三载,用半生等一不归人,也用了半生让这人看懂赤诚的心。
剧中其他人也有自己的无奈和不可得,可我偏爱魏婴无羡,那又怎么样了?
其他人在一起小心阴谋诡计,与魏无羡在一起只需要活得快乐像自己。
所以啊,羡羡回来了。
真好!

2.
我看过许多小说人物,让我如此共情的唯有无羡。
我相信日久生情,片刻的惊艳敌不过有温度的力量,魏无羡所代表的侠骨柔情,就是这一股能帮我度过余年的力量。
这股由心底蹿升的力量是如何诞生的,我也思量了好久,找到了个最接近的原因。
我是一个身在现实,活在幻想的姑娘。这种幻想,是古书里描绘的大同世界,亦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我还有一颗悲天悯人,侠骨柔肠的心。
我少女时期所有的美好和幻想,都与一人一骑行侠仗义,江湖闯荡相关。
那种明明天下无敌想让所有人知道却又要假装谦虚地说着“哪里哪里”的人,就是我。
只是,我认输了……准确地说,我收起了所有的锐气和幻想,将这些浪漫当做无聊的事,弃之一旁。
这江湖,只有我脚下的一亩三分地,如果不好好经营,怕是这三分地都没了。
曾经幻想的美好如今来看都是中二病。
我只在琢磨我的生存之道,侠义与悲悯不是我这种人能拥有的。
我接受了自己平庸,认认真真的重复着前一天的生活,不敢有太大的起伏。
稳稳当当,一眼到头,真好。
自己好,父母也觉得好,不用麻烦亲朋好友的生活也更好。
就在这时,夷陵老祖现世。
他恣意却不妄为,纯良不失世故,将我以为的很多矛盾点,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还有,他是可以离我离得最近的。
我能将很多秘密说与他听,将自己无法凝聚成语言的话,从他的身上看到外化。
他是二次元里属于我们每个人的幻想,来到你的心里,不会背叛,不会离开。
父母希望子女顺遂,朋友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刻,唯有无羡,像个婴儿一般,再苦再累再饿,只需要一看到他,就将这些疲惫化作力量,再战生活。
我终将成了一个自私的人,只由自己的性子去爱一个不存在的人,没有任何压力。
我只是喜爱这个角色,无关演这个角色的人。

3.
可当这个角色,与现实生活中的某个人重合了,这份爱,会转移吗?
至少我已经分不清楚,魏无羡和演员肖战,谁成就了谁。
每个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都有自己的名号,才不至于错认了。
魏婴是魏婴,肖战是肖战。他们相互成就,相互依靠,最终回到各自的轨道,谁也不影响谁。
有人说人间的理想太少,所以才在故事里出现。
可如今在我的眼前,就出现了这么一个难得的少年,意外之喜,余生之幸。
让我一个从不相信,世间会有人影响另一个人的人,变得小心翼翼,不论得失的欢喜。
我全心全意的喜欢上魏婴是在他伏魔洞作靶的时候。
无论是孔明灯下初许愿,是乱葬岗的生死悬念,是穷奇道上是非颠覆还是后来的魂灭侠损的不夜天,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景象。
唯有千帆过后,初心依旧的人,才能得我所爱。
伏魔洞作靶,是他经历了所有的磨难与误解,依然选择的结果,他初心未改,所以再看开头和过程,就显得侠义的味道越浓。
看吧,我也算是一个自己做不到,要求别人做的苛刻之人。
多少人会在心灰意冷后选择自毁,而不是毁人?
如果魏无羡的故事仅仅到这里就完结了,他的一生定格在跳崖的那一瞬间。
他的这个行为也只能被解读为受不了现实的摧残,过不了内心的关卡,以死解决一切问题。
就像我们听说过的很多自杀者一样,给他贴上懦夫的标签。
无人关心自杀者的内心是个什么样的煎熬,即便知道也不想去懂。
这就是我厌恶的,却也是我真实的心态。
我一个披着浪漫的皮,做最现实的事的人。
所以我们周边的自杀者没有谁能像魏婴一样,可以活着回来。
除了靠自己,谁救都不行的人,让世间又多了一桩意难平。
至少不能让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
我用当下每个努力,做好手上的事,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和靠近你。

结尾: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看到太多景象。
我想让自己不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思考力。
人这一世,辩得过,嘴惹祸;辩不过,便背锅。
优胜劣汰是常识,但在我弱的时候有积攒力量的勇气,遇事从容;也能在我变强之后,处世宽容。
我不愿做背锅的那个,也不想成为那个惹祸的,更不想就这么糊涂的过。
我不想明明不甘心平庸,却又心安理得的得过且过,我在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中与现实的矛盾中变得戾气横生。
而肖战和魏婴的同时出现,让我知道了理想和现实,是可以融洽合一的。
感谢这份不早不晚,刚刚好的相遇,感谢小战和羡羡的出现,让我平和、理智、感性的度过每一天。
心怀理想,心存敬畏。
美好莫过于此!
第104周第1篇总310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