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教皇、人际关系大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戈德曼,他曾经对119个家庭进入深入研究,观察父母和孩子在情绪化的时候,是怎样回应彼此的,并对这些家庭进行追踪研究,从4岁直至青春期,然后得出一个结论:
父母的行为可以极大地影响孩子的情商。父母的这几种行为,正在养育一个低情商的孩子。
1.不关心、不回应孩子的情绪
表现形式:当孩子向我们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他不过是个孩子,这一点儿都不重要”,或者是“没关系,他自己一会儿就好了”。
中国父母更关注的是什么?孩子的成绩,孩子的进步,这在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表现得尤为明显。
约翰.戈德曼形容这些得不到情绪回应的孩子:
当他们因为害怕、悲伤、愤怒而大哭时,他们经历到的是更多的害怕、伤心和愤怒。父母不关心、不回应孩子的情绪,这种行为会导致孩子无法及时的排解自己的坏情绪,因此变得更加消极,更加不爱表达自己。
约翰.戈德曼推荐解决办法:
关心孩子的情绪,及时回应孩子,并给予孩子安慰。慢慢的,孩子会从父母的回应中,学会调节、排解自己的情绪。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98516/f4119c535660bd39.jpg)
2.讥讽、贬低孩子
表现形式:威胁、讥讽、蔑视、贬低的方式侮辱孩子。
约翰.戈德曼的研究证明:讥讽、蔑视或贬低,是直接导致孩子低自尊的元凶。
也许我们不觉得对孩子大吼大叫有什么错,因为在父母眼中,“孩子做错了事”,但是你不知道,孩子有多在意你。他们会深深地相信你说的话,觉得自己很笨、很蠢、很傻、一无是处。
如果你经常这样做,削弱的不仅是孩子的自信心,还有和父母间的信任感。
约翰.戈德曼推荐解决办法:
父母要恰当地表达你的愤怒和失望:“你今天的表现真的让我很失望。”明确的指出孩子行为上的错误,但是坚决不要说贬低性的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98516/1662824e50f264b5.jpg)
3.给孩子的行为贴“负面标签”
表现形式:当孩子没做一件事的时候,对他说:“你怎么这么懒?”当孩子做错一件事时,说:“你怎么这么笨?”,明明只是一件事情没做好,却指责孩子的性格。
“懒”“笨”“胆小”“自私”“没耐心”等等,这些都是家长经常给孩子贴的标签。但是,当孩子不被自己的父母尊重的时候,他们表现出更大的压力,更多行为上的问题。
约翰.戈德曼推荐解决办法:
当孩子做错了事情,沟通、指出孩子的错误是必要的,但是要牢记:批评孩子的行为,不要批评他们的性格/品德。
例如:孩子不好意思跟陌生人交流。你应该告诉孩子“你说话大一点,大家才能听懂你的意思”,而不是:“你怎么这么胆小啊?”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是孩子人生道路上情商培养的第一课,这个过程,需要家长的配合、孩子的努力。
情商养成的黄金时期是7岁之前,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尝试利用一些绘本,对孩子加以引导,会比我们干巴巴的讲道理,更有效。
![](https://img.haomeiwen.com/i22198516/a67f9af67c4fa86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