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散文想法
马周“鲤鱼跳龙门”

马周“鲤鱼跳龙门”

作者: 付之东流去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22:35 被阅读0次

        唐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命百官上疏直言朝政得失。这对多数人来讲是件好事,因为谏言一旦得到皇帝采纳就有可能青云直上。可有一个人提起笔来却一筹莫展,急得抓耳挠腮。

        这个人就是在玄武门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常何。

        他是一介武夫,要论带兵打仗自然不在话下,可要叫他舞文弄墨实在是强人所难。正当常何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门客自告奋勇,愿意替他草拟奏疏。常何大喜过望,当即命人笔墨伺候。只见这个门客提笔挥毫,片刻工夫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二十几条谏言。次日常何把奏疏呈了上去,本来只是想应付一下,交差了事,没想到太宗李世民看完奏疏,居然大为赞赏,立刻把常何叫进了宫,问他为何有这么大长进,几天不见文章就写得这么漂亮。

        常何不敢隐瞒,只好据实相告,说自己根本没这本事,奏疏是一个叫马周的门客代写的。

        李世民一听就来了兴致,追问他马周的情况。

        常何说,马周是博州茌平人,从小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乡里人都瞧不起他,但是他勤奋好学,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先秦典籍。武德年间谋了一个博州助教的职务,可他却不以教书为意,屡屡被当地刺史斥责,马周一怒之下离开家乡,四处云游,随后来到长安,寓居常何家中。

        李世民听完,意识到这个马周虽然表面上落拓不羁,却是一个腹有诗书、胸怀大志之人,当即命使者前去传召马周。

        不知道是马周有意延宕,还是李世民心情过于迫切,总之那天李世民整整派出了四批使者,才把这个布衣马周请进了宫。《贞观政要》卷三:“太宗即日召之,未至间,凡四度遣使催促。”双方一番畅谈之后,李世民发现马周果然是满腹经纶,见识深远,顿生相见恨晚之感,随即让他当天就到门下省报到。

        一夜之间,马周就从一介平民变成了朝廷命官,从社会最底层直接进入了帝国的政治中枢。

        这是一个典型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马周从此登上帝国政坛,不久就被授予监察御史之职,后来历任朝散大夫、中书侍郎、吏部尚书、中书令等职。史称他“有机辩,能敷奏,深识事端,动无不中”,因而“甚获当时之誉”(《贞观政要》卷三)。甚至连李世民都说:“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旧唐书·马周传》)可见对他赏识和倚重的程度。

        虽然马周确实具有比较出众的能力,但如果不是碰到李世民这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皇帝,马周恐怕也难逃怀才不遇、抑郁而终的命运,绝不可能演绎这一出“布衣变卿相”的千古佳话,更不可能成为享誉后世的贞观名臣之一。

相关文章

  • 马周“鲤鱼跳龙门”

    唐代贞观三年(公元629年),李世民命百官上疏直言朝政得失。这对多数人来讲是件好事,因为谏言一旦得到皇帝采...

  • 《如梦令.鲤鱼跳龙门》

    荷花池塘里鲤鱼跳龙门 游人过观看鲤鱼跳龙门 古代皇帝观赏鲤鱼跳龙门 诗人奇偶遇鲤鱼跳龙门

  • 2019-01-30

    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问:《鲤鱼跳龙门》从玄学上有什么样的说法吗? 答:《鲤鱼跳龙门》实...

  • 【春节灯展】灯展

    听说有灯展,大家都想去看看!晚饭后打车过去!大约4公里距离,非常近! 鲤鱼跳龙门! 鲤鱼跳龙门全景。 ...

  • 好书一一一让灵魂在路上

    有诗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有马多如簇。自古以来,读书就视为青云直上、鲤鱼跳龙门的...

  • 这里有条锦鳞

    考试周,过年周,朋友圈随处可见的大概就是锦鳞了,我这条锦鳞啊还是来源于儿时最喜欢的动画片《小鲤鱼跳龙门》呢 愿看到...

  • 跨越

    鲤鱼跳龙门,是跨越! 骏马扬蹄疾,是跨越! 百米跨栏,更是跨越! 参观广州园博会,很喜欢其中一组马的设计,用绿植装...

  • 高考成绩出炉,山东考生高中全国状元自己却浑然不觉!

    高考,对于所有学子来说,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困难可想而知。对于平常农村家庭来说,各种因素之处,想鲤鱼跳龙门更是...

  • 高考

    今天是高考的日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鲤鱼跳龙门,如此描述高考的句子有很多很多。可见高考的难度和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

  • 鲤鱼跳龙门与逆流而上

    我们都知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也知道鲤鱼跳龙门,逆流而上。鲤鱼跳龙门这个故事大致讲的是在黄河以东的龙门,大禹凿平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马周“鲤鱼跳龙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jr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