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想法散文
文学随笔: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一)

文学随笔: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一)

作者: 王少明wsm | 来源:发表于2019-12-02 16:39 被阅读0次

    文/王少明

    谈及饮食,食物的种类可以称得上是不计其数,我们每天要吃掉的食物也很丰富,无论是饱腹的食物,还是各色的美食,说到底都是为了维持人的生命,那饮食的健康就显得很重要了也,倘使饮食不够健康,从长远的来看,病从口入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就是人是由吃什么塑造的。

    我们都只到,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可是如果吃的饭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或是饮食不合理,日记月累就会是身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像我们走的路一样,尽管我们不知道路的尽头是是什么样的,但是我们只要顺着正确的方向,一步一步的走向去,就会越走越快,绝不会误入荆棘难行之地。

    人们对于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深切的知道一个人如果离开了健康将一无所有,健康是与自己密切相关的,身外之物,诸如房子、车子、票子、权力、名誉、地位等等则是与自己相关的没有那么密切,甚或是没有那么迫切了。

    为什么很多的人生了一次大病或这在病床上躺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对人生又另一番的看法或是感悟呢,这就是人们在危害自己身体的道路上来了个急刹车,当然这是被动的,主动认识到这点的当然也大有人在的,大多的人都是在外在的推动下,忽然意识到身体的重要性,当然这有的的人在病床上意识到这点却再也没有机会去调整人生的方向,也是大有人在的。

    与健康相比,其他的一切都是身外之物,自是自是千真万确的道理,可是为何人们非要等到失去健康的时候才知道珍惜呢,可是有很多的时候,却悔之晚矣。

    史铁生记述自己生病的情况,自己在青年队时候就失去了双腿,坐在了轮上,经过生与死的内心较量,最后认识到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后来自己得了尿毒症,只能躺在床上,于是就怀念起坐在轮椅上的日子,要是能坐在轮椅上也很好。随着疾病越来越严重,躺床上也不得安生,便觉得那能安然的躺在床上的日子未尝不是幸福的了。

    人常说的一句话,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殊不知,病来也是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而来的,即使是疾病的产生也是有一个过程的了,大多不是一朝一夕之事,疾病潜伏在身体里,只是人们没有意识到罢了。

    我们从复旦大学女博士于娟因病去世的例子,就能很好的理解了。刚刚三十而立的于娟已经被评为副教授,可谓前途无量。

    忽然而至的癌症,让这一切戛然而止。

    于娟在生前就写下了大量的病中日记,详细记述了治疗情况以及对病因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对人生看法的转变,非在病中,人生是不会如此的。可上天并不会给你再一次的机会,于娟的反思和记述更大的价值是警醒后人。

    正像于娟说的那样,自己长期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使得在而立之年就得此重症。

    她自己是这样总结的,长期的熬夜(这些情况几乎是可以避免的),大多的熬夜都是年轻疯玩,而绝非是工作的必须(想想现在在熬夜的人们,有多少是真正工作的需要,还是迟迟不愿睡去,想要享用一天仅属于自己的时光);吃不健康的食品,于娟小的时候,家是海边的,经常吃各种海产品,什么都敢吃,毫无顾忌,这些东西长年累月积累在身体里,也许是她得病的一个诱因。

    人是由食物塑造的,这话说的并不过分,那些过了而立之年的人,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油腻中年人,大多是在酒肉中度过,身体上的疾病,无论大小,无疑不是与饮食有关系,当你拿着体检单的时候,没有大病但是很多指标都有上下箭头时,大多是这样的建议,管住嘴,迈开腿,当然先天遗传的疾病的除外。

    再一个就是自己给自己的压力,于娟在国外读博士,正常可以三年毕业,一定要逼迫自己两年半毕业,高强度的学习和熬夜也是生病的因素之一。于娟考了大量的从业证书,也就业压力或是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劳心劳力考的证书却没有任何作用,成了自己重病的砝码。

    在疾病面前,于娟才开始反思,自己太要强,很多条条框框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为何一定要两年半博士毕业,而不是三年,是自己的虚荣心,还是自己太想证明自己,可这些别人来说重要吗,一点都不重要,甚至你博士不毕业,对别人都不重要,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拼命去追求身外的东西,这本身就不靠谱。

    世间再无回头之路,即便对于大彻大悟之人,于娟的悔恨、反思,世人的感叹、惋惜,终究不能留住花样年华的生命,留在其身后的是年幼的孩子和深爱着她的丈夫,伤心欲绝的父母。

    很多的积劳成疾或是猝死,背后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是长期的熬夜,睡眠不足,不规律、不健康的饮食,一个人活生生的把自己累死的,的确不多见,况且那些过劳死之人,大多是脑力劳动者。是否我们看完《滚蛋吧,肿瘤君》热泪盈眶,接着又熬夜到很晚才昏昏沉沉的睡去;看到各种由于饮食导致的疾病,却难以控制自己在美食面前的大快朵颐。那些所谓的偶然,背后都是一种必然。

    就像一部外国的作品《相约星期二》,一位老教授得了重病,便让自己的一个做记者学生,每个星期二到他家里,两人就像当年课堂上一样,一个讲述自己的想法,一个在认真的做着笔记,可是这内容却不是当年的学习内容,而是如何面对死亡,在死亡即将来临时,人的心理是如何的。这位胸怀豁达的老教授,自认为人生最完美的一天是如何度过呢,依然是早上起来吃营养的早餐,上午侍弄一下种满蔬菜的小院,下午约上三五好友小聚畅谈,晚上享用美食,然后跳舞。这就是教授自认为是最完美的一天,而不是去参加名人云集的宴会,也不是接受任何表彰的大会。

    书中的莫里教授,就是这样将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日子里的病情变化及心理变化以及自己的想法,都公之于众,可谓是句句都是肺腑之言,让人读来振聋发聩。

    健康之于人的重要性自不言而喻,而饮食对于人的健康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学随笔:人间有味是清欢(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sf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