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每天写1000字
《影响力》揭示的营销套路

《影响力》揭示的营销套路

作者: 一碗甜豆花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15:29 被阅读11次

    故事要从一条两千多块的乌克兰进口羽绒被说起。

    这条被子最近在做特价,原价七八千,现在只要两千多。

    这条被子是我妈所在的家居精品店里的一款爆款产品,自从做了特价,销量扶摇直上。

    几天前,我妈兴冲冲的宣布,她要给我们买一条两千多块钱的羽绒被。那语气就像她要买的是一件50块钱的优衣库。

    当时我惊掉了下巴——我妈什么时候这么自信,觉得我们的生活水准可以轻松匹配一条两千多块的被子?

    不过很快,我就从她的描述里,发现了问题的根源。

    “这条被子从来不做特价,这次的价格,错过就没有了!”她说这话时,语气激动,语速飞快,失去了往日的淡定。

    我自然相信她的话,她在这家店待了多年,各种商品的价格早就熟稔于心,哪件商品什么时候买最划算,她最清楚。

    但问题的核心是,因为商家制造了一个有时间限制的“稀缺价格”,我们就决定购买一件商品,这样是不是太不理性了?

    在我看来,这条羽绒被对我来说是件奢侈品,而且我对现在盖的被子没有哪里不满意。换言之,我们对一条新被子其实没啥需求。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让我妈产生了“这条被子很值得买”的错觉。上文说的商家制造的“稀缺感”是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她日常售卖的产品档次都不低,动辄几千,而且不少客户都批量采购。见多了别人花几万元采购家居用品,她的参照系也潜移默化发生了改变:跟别人相比,花两千多买一条被子,是笔很小的开销。更何况,现在的价格相当于原价的3折。

    我用最近阅读所得的心理学知识,加上股胡搅蛮缠的劲,最终阻止了她。

    双十一刚过,估计你们没忍住都剁手了。现在正是读《影响力》的好时候,先回忆一下是不是被商家套路了,再痛定思痛,理性迎接接下来的圣诞和元旦!

    1

    关于《影响力》

    史上最强大、最震摄人心、最诡谲的心理学畅销书

    24年来,被翻译成26种文字广为传播,全球销量超过300万册

    雄踞消费者行为学和应用心理学类畅销书榜首

    这些是豆瓣上对这本书的推荐语,看起来很厉害。

    但我阅读有一个习惯——慎读畅销书,除非它真的很好。

    因此,虽然我早在两三年前就听说过此书,却迟迟没有将它收录于我的书单中,完全出于对心理类畅销书的偏见。

    直到近期,一位我很敬重的读书人推荐了这本书,我才读起来。

    这本书名为“影响力”,是从“影响和说服的技巧”角度写的。从事说服、谈判、营销相关工作的人士,可以从此书中学习影响他人的技巧。普通人则可以了解商家、团体领袖、骗子等极具说服力的人,用了哪些策略让你说“是”,以后多留个心眼。

    书中介绍了6种影响力武器,分别是“互惠原理”、“承诺与一致”原理、“社会认同”原理、“喜好原理”、“权威影响力”和“稀缺原理”

    限于本篇是从商业营销角度介绍,只涉及书中部分内容,更多内容不妨亲自阅读了解。

    2

    对比原理:为什么房地产商在售楼时,会先带顾客去看没人会买的破房子?

    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曾应聘到地产公司、快消品公司、餐厅等商业机构,了解商家实际操作中的营销技巧。

    接下来要谈的卖房子的技巧,是作者在一家地产公司当销售时,从同事那里学到的。

    这名叫菲尔的地产推销员带客户看房子时,总会从几栋没人会要的房子看起。当“我”问起原因时,菲尔说这些房子是公司的“铺垫”——不仅破败,而且价格高。展示它们的目的,是让公司真正想要出手的房子,在对比之下显得更有吸引力——不仅品质好,而且价格也不贵。

    回忆一下你第一次租房子的场景,中介是不是带你看过一套破破烂烂又不便宜的房子?有了这个铺垫,后面看的那些整洁明亮的房子是不是太有吸引力了,虽然比前面的贵了一两百,但还是觉得很划算?

    如果你有过相似的经历,那么恭喜你!吃一堑长一智!

    对比原理在商业销售场景中很常见,比如买汽车的时候,当销售人员和你谈妥新车的价格后,他会开始提议一项又一项附加设备,像染色玻璃、双旁视镜、更好的轮胎、汽车内饰等等,这每一样东西相对便宜的价格与汽车的大价格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

    另外的一些消费场景中,也有对比原理的影子。

    比如你买外套的时候,很容易顺带再买一件自身价格不便宜,但相对大衣价格很便宜的毛衣/衬衫/裤子。

    再比如在奢侈品店里,与动辄几万的包包、鞋子、衣服比起来,丝巾、香水、口红、皮夹这些产品就显得太便宜了,于是这些产品成了奢侈品店里最受欢迎的产品。

    3

    承诺与一致:为什么出售汽车的时候,报价比竞争对手低,最终依然以相同的市场价格成交了?

    “承诺与一致”原理是本书最值得好好读的一章,因为它内涵广泛,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变体。

    从定义理解,这个原理说的是:

    一旦我们做出一个决定,就会有发自内心以及来自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与此保持一致。在这种压力下,我们总是希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以前的决定是正确的。我们要让自己相信,自己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而且毫无疑问,自我感觉相当良好。

    从定义就可以发现,这种心理能让我们保持言而有信,一旦我们做了公开承诺,就会全力实现自己的承诺。

    但这一心理的危险性也不容小觑:一旦我们做出选择,即使中途发现误入了歧途,我们的内心也会极力掩盖已经犯错的事实,转而通过逃避或者扭曲现实的方式,告诉自己最初的决定是对的。

    有些商家会利用客户的这一心理获利。他们使用一种叫做“抛低球”的策略。

    一家雪佛莱汽车店是这样使用这一策略的,他们有时候给顾客的报价比竞争对手低3000块,以使顾客做出购买决定。

    这个决定一旦做出,就会有一系列的行动来让顾客产生对这辆车的承诺感——填一大堆表格,考虑各种贷款条款,被鼓励试开一天,以便对这辆车有更真切的感觉。销售人员很清楚,在这段时间里,顾客会找出一大堆理由,来支持自己的选择。

    紧接着,意想不到的事情就发生了:有时候销售人员会发现计算中的一个错误——忘记加上空调机的价钱;有时候汽车商让处理贷款的银行来发现错误。总之,原先的那3000块钱优惠没有了!

    3000块钱在一笔几万块的交易中不会显得太难以接受,而且销售人员还会强调:“这是你自己选中的车,对不对?”

    而这时,顾客往往不会多说什么,乖乖付了那原本应该优惠的3000块钱。最后的成交价,跟这家车行竞争对手的报价一模一样。

    4

    喜好原理:最出色的销售人员,一定是个让人喜欢的人

    乔是一位出色的汽车销售员,连续12年都是 top sales ,平均每个工作日能卖掉5辆车,被吉尼斯记录称为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卖车人”。

    他分享销售经验时说,办法很简单,就是给人们提供两样东西:公平的价钱和他们喜欢的卖车人。

    在乔的成功中,喜好原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那么,哪些原因让我们更喜欢一个人呢?总结起来一共有4点原因:

    / 外表的吸引力

    长得漂亮无疑更有优势。研究表明,我们常会下意识的把一些正面品质加到外表漂亮的人头上。没错,颜值即正义。

    / 相似性

    我们通常会对与自己相似的人更有好感。因此在某些消费场景中,销售员会故意制造与客户之间的相似性,比如模仿客户的穿衣风格,比如都是20岁女孩的母亲的身份,比如来自同一个城市,比如喜欢同一个明星等等。

    / 称赞

    称赞别人能够赢得TA的好感。这里恐怕要引出一个你不想面对的现实:买衣服的时候,导购员称赞你“身材好、气质好、真年轻、好温柔”,恐怕都不是真的。

    / 接触和合作

    我们喜欢熟悉的人,我们更喜欢一起合作克服过困难的“战友”。

    书中介绍的一个实验让人印象深刻。

    研究人员组织了一批小男孩去参加夏令营。小男孩是分2批到达夏令营的,并且刚开始都不知道对方那组男孩的存在。两组小男孩被分配在两个宿舍,取了两个队名,并在日常活动中参与竞争性活动。

    逐渐的,两组小男孩之间产生了敌意,他们互相谩骂、打闹,甚至偷袭对方的营地。

    研究人员面临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怎样把这种顽固的敌对情绪化解掉?

    研究人员先让小男孩们花更多时间待在一起,但发现毫无效果,还制造出了更多混乱。

    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策略:营造一种对两组男孩都有害的环境,让合作成为必要。

    这些合作的效果十分惊人,一段时间后,小男孩之间的嫌隙完全消失了,并且愿意与对方那组男孩分享自己的零食。

    这个实验中出现的戏剧性反转告诉我们,合作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想一想平时购物时,是否也遇到了一些愿意与你“一起想办法”对付他的老板,得到一个好价钱的推销员?

    除了消费场景中常见的营销策略,这本书还介绍了与人谈判的技巧、在危急时刻向旁观者求助的方法、避免陷入“稀缺陷阱”、“权威陷阱”的注意事项等等。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

    如果你想做一个更理性、更具洞察力、不容易被套路的人,那么一定要读一读这本书。

    城市套路深。越善良的人,越需要聪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响力》揭示的营销套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rxi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