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飞毡这个名字,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将会是什么?是不是飞毯呢?飞毯之后呢?大概就是浮现一些动画片,比如阿拉丁神灯,亦或者是类似哈利波特之类的吧。最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心太浮躁了,想要看一些书使自己静下来,又不知道到哪里找好书,毕竟时间有限,书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偶然间看了梁文道的“一千零一页”推荐了这本书,书篇幅不短,正合我的趣味,不喜短篇,长篇是我的最爱。
但愿“镇”长久————读《飞毡》有感
开篇就“说毡”讲述何谓“毡”何谓“毯”,从古代到现在来阐述作为代序。之后每一篇有小的题目,这个题目下的只讲述关于这个题目的故事,各个故事独立成篇,但是彼此又是相互铺垫和联系的,整本书浑然一体,却又独立成篇,这大概是别的小说家难以做到的事情吧。比如说“自障叶”这一篇,花家的花一花二在山洞中找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平时人们不会发现,就像穿了隐形衣一样,但是花一,花二又怎么找到他们的呢?是因为要避过别人的手推车,不得不靠山洞的墙边,一靠便感觉到柔软的东西,但是却看不见任何东西,因而脑子突然想到“自障叶”,可能这时你又会想花一花二怎么会知道自障叶?这就是前文的线索,他们一个是生物学家,一个是化学家,生物学家当然了解的植物啦,但是自障叶知道它的存在,可是又如何得到呢?这时作者就更加巧妙啦,山洞的墙壁上有浅蓝色的荧光,原来自障叶灌木突然发光是因为叶子上长了寄生的真菌,是蜜环菌,光从菌丝体发出来,又名“亮菌”,因为这样他们就找到了“自障叶”,又因为这个“自障叶”的发现,引出了后面整个花家乃至肥土镇的消失。怎么样,是不是被作者精妙的伏笔、和各个结构所惊叹。
不光如此,如果继续读下去,你又会被西西这位可爱作家的知识所折服,整部书不仅结构特别,书中的知识更会让你惊叹。记得大概是中学时代就知道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但是在日常生活甚至是文学世界中都很少见到这种人物。在《飞毡》中我看到了,不能不说西西这位作家的文学世界中,不光有文学人物,还有历史、生物、化学、考古学、也有很多关于纺织学(恕我实在有点见识短浅,不知道是否有这样一门学科)等的知识,如果你认为这时小说,作者大可以通过虚构来支撑文学世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文中很多知识我都查过,事实证明都是有据可考,是建立在准确的知识上。比如说作者讲述花一、花二是在日耳曼国学的生物和化学,书中就有大量篇幅讲述生物知识,化学知识,虽说都是一些比较基础的知识,但是这也需要很大的学问,并能把这些知识穿插在故事中却又不显得突兀。作者写道花一花二培养温柔的蜜蜂时,就写到好多蜜蜂的种类,东方蜜蜂,西方蜜蜂,各有什么特点,文字很简练却能让读者很快意识到这种蜜蜂的特性。
你以为只有这几点吗?在我看来一本好的书,语言的生动有趣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作家容易忽视。语言的有趣是在普通大众中传播的基础,可能刚读《飞毡》时容易被作者的博闻强识所吓退,认为这部书就是大量写一些知识,没有生趣,继而放弃阅读那就太可惜了。比如我刚开始的确被作者这样的文字和不按常规的结构所吓退,但是后来读下来,尤其是到了下卷,讲述花家的儿媳妇叶重生和花初三的故事时,语言简直不能太生趣,这里引用一段“花初三搂抱着她,笑着说:啊呀,好像和一个男人睡在一起。叶重生说:那我以后不去卷烟了,还是包凉果吧。花初三说:啊呀,那我就和一个话梅睡在一起了,好酸好酸,比厉害的醋还要酸。叶重生说:那我去煮莲心茶吧 ”这里是写叶重生经常去陈家帮助陈家夫妇卷烟,因而身上总是带有烟味,总也洗不掉。他的丈夫的一个玩笑,多么贴切这对新婚夫妇,是不是很有趣。不仅如此,我总觉得西西这位奶奶大概很喜欢猫猫,要不然就是养了一只猫,不然她怎么把猫写的那样有生命。比如这段“那个布谷鸟钟挂在墙上,根本不会报时,有时走走,偶然有一只鸟飞出来呼叫一声,把猫儿吸引得迷迷醉醉。”这个是不是把猫儿的特点描写的很有生命,迷迷醉醉,那种懒洋洋的特性一览无余吧。这本书语言的有生命不是一句两句便能说得清楚的,更多的希望读者自己阅读吧。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说了这么多,这本到底是讲什么的?如果对香港历史稍微了解一些的,很容易便知道,这是一部讲述香港(肥土镇)百年世俗生活史。采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和童话写实的手法,文中香港即是“肥土镇”中国大陆即是“巨龙国”,文中很多关于香港的风俗习惯,比如打小人,荷兰水,以及上街游行等等,到处渗透着香港的历史变迁,香港作为殖民地,它的这一段历史究竟如何?生活在殖民统治下的人们的生活究竟是怎样?西西都通过这本书很好地表达出来,但是却没有对这一段屈辱的历史作出评价,这也是让我钦佩的地方,在这个时代很多作家写文章必定要有所目的,就像鲁迅写文章必定要振聋发聩,但是现在,人们很多时候都容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进行评判,忽视了真正身处其中的人民是如何想的,如果你感兴趣,或许这本书会给你不同的视角。我想这也是文学本身的作用,净化人心,即王国维认为的文学可以使人暂时逃避现实,以求心理上的安慰。说了这么多但是也无法将此书的美丽谈出来,惟愿此镇永长久吧。
但愿“镇”长久————读《飞毡》有感最后插一幅本书作者西西的照片,西西这位奶奶到现在也是保持着自己少女般的情怀,这幅图片中的娃娃都是西西奶奶自己亲手做的,是不是很可爱,也难怪她的文字那么有活力和生趣。更多关于西西的故事请有兴趣的读者自己查阅一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