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作者: 不凡默默 | 来源:发表于2022-01-22 19:35 被阅读0次
金山夜戏

金山夜戏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

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余呼小傒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

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金山夜戏

译文

崇祯二年(1629)中秋节第二天,我经镇江前往兖州。这天午后三四点,我抵达北固山,在江口靠岸停船。

月光仿佛从囊中倾泻而下,倒映于水中,江上波涛吞吐澎湃,江面露水蒸汽弥漫,好像把天幕都喷染成了白色,我非常惊喜。

船经过金山寺时已经二鼓天了,路过龙王堂,进到大殿里,一切都是漆黑寂静的。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我喊小仆人把戏服道具拿过来,在大殿中大张旗鼓地点上明灯,演唱韩蕲王的金山以及长江大战等多个剧目。锣鼓声喧嚣嘈杂,整个金山寺的人都起来观看。

有个老和尚用手背揉着眼睛,看得目瞪口呆,呵欠声、欢笑声、打喷嚏声一齐响起。他们定睛慢慢望过来,想看看我们是哪里的人,因何事情于何时辰来到这里,可是都不敢发问。

剧目唱完后,天快要亮了,我们解开缆绳,渡江而去。金山寺的僧人们跑到山脚下,久久地目送我们,不知道我们是人,是神怪,还是鬼魂。


金山夜戏

简评

寥寥二百余字的一篇小品文,文采斐然,既有“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的曼妙笔触,又将作者意兴倏至,在深夜之中呼唤小仆做戏的盎然意趣,淋漓展露。

大雾弥漫的深夜,漆黑的龙王殿忽然灯火通明,锣鼓喧天,好戏连连。僧人们看得目瞪口呆之际,作者却带领家仆,撑船而去,直教众僧惊为天人。

妙的是,作者行文始终用一种猎奇般的顽童视角,将弥天大雾的奇幻、星夜做戏的意趣、众僧惊诧的骇然,轻巧串联,一气呵成,引人浮想联翩。

张岱写人物似乎毫不费力,闲中着笔,廖廖数笔,便能活现出人物的情状、神态、表现出人物心理活动。真乃神笔也!

相关文章

  •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金山夜戏》 原文: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余道镇江往兖。日晡至北固舣舟江口。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

  •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1)

    张岱(1597—1679),又名维城,字宗子,后改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明末清初历史学家与文...

  • 经典阅读《陶庵梦忆》(2)

    张岱在《金乳生草花》里,写了一个叫金乳生的园艺学家,他对园林有精妙的创意,种出来的花,也像画一样。 他说园里:花草...

  • 入陶庵一梦

    最近在读《陶庵梦忆》,倒是十分喜欢。 《陶庵梦忆》的作者名为张岱,号陶庵,自称张子。张子仕宦家庭出身,学识卓著,经...

  • (日更11)越俗扫墓

    心有丘壑万千,愿涓涓而始流 书目:《陶庵梦忆》 陶庵梦忆之越俗扫墓 越俗扫墓,男女袨(xuàn)服靓妆①,...

  • 读《陶庵梦忆》:人无癖不可与交

    读《陶庵梦忆》:人无癖不可与交 文|筠心 关于交友真谛,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有精彩论述:“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

  • 陶庵梦忆

    金乳生喜莳草花。住宅前有空地,小河界之。乳牛濒河构小轩三间,纵其趾于北,不方而长,设竹篱经其左。北临街,筑土墙,墙...

  • 陶庵梦忆

    晨起读《论语》篇,至烛光吐红。感身体略有疲乏。此刻,暮色低沉,倦鸟归林,把身体舒展地放在紫藤躺椅上休憩一下,也让飘...

  • 《陶庵梦忆》

    张岱 “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诗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 10.21 《陶庵梦忆》 自序 我现在大梦将要...

  • 时光深处,风骨宛然

    #我读《陶庵梦忆》# 文/快乐心 读完张岱的百科全书《夜航船》后,接着读张岱的灵性古代随笔,世俗百态《陶庵梦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经典阅读《陶庵梦忆》(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fp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