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迎新班·一年陪伴营史海拾贝
一年陪伴营11/09|先秦之旅,姓氏

一年陪伴营11/09|先秦之旅,姓氏

作者: 精简 | 来源:发表于2022-09-11 23:11 被阅读0次

    看了一些先秦的历史,想了解一下关于姓氏方面的起源,关于姓氏方面的知识。

    先秦的姓氏问题异常复杂,鉴于短短篇章内无法从头至尾做个详细综述,我只能就我所知列一些要点以供诸君参考:

    一般认为,姓和氏的产生有先后之分,先有姓,后出现氏。姓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母族所出,而氏反映的是一个人父族所在。根据早先通行的说法,认为姓是母系氏族时代的产物,而氏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此观点现在认为不太对,父系氏族也有姓的产生,不过姓的产生,最初确应是“知其母不知其父”的风气的反映。

    姓一般而言历久不变,而氏是可以变更的。如姬姓,先秦时无论是周天子还是鲁侯、吴伯、燕伯以致于各国国君分出的卿大夫一概都是姬姓,绝不会有人擅自改变;而氏的来源很多,有以居住地、采邑为氏的,有以官名为氏的,有以先祖的字号为氏的,变更也相当轻易。

    先秦的姓数量不多,就现在传世的文献中能找到的古姓,郑樵在《通志》中认为是27个;顾炎武认为是22个,今人的统计有所增多,大约在30上下。而先秦时代的氏极多,如郑穆公一人之子孙就分出七个大氏,号称七穆,即: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丰氏;晋国以采邑为氏的,见于史书的也有三十几个(韩赵魏随范等)。

    同姓一般而言必是上古时代同一大族所出,而同氏则未必,比如齐国的国氏一族世执权柄,其先祖出自姜姓,郑国也有国氏,此一部则是郑公子发的后代,属于姬姓(子产即国氏),两个国氏并不同族同祖——因此,先秦讲究“同姓不婚”,就是惧夫妻亲缘太近,对子孙不利。

    古代和近代学者(如郑樵、吕思勉)都认为先秦时代庶民无姓氏,因为他们不太可能出自显赫的祖辈,也并不聚族而居。当代的学者对此看法有所改变,认为庶民甚至是某些奴隶也是可能有姓氏的,但他们也承认,庶民的姓氏不太可能如贵族一般严格固定。

    先秦时代,男女在姓氏使用上有所区别,规律是“女子称姓,男子称氏”,更进一步阐发,似可为“女子一般称姓,男子绝不称姓”。所谓“女子一般称姓”,古人解释是“妇人以姓配字,不忘本也…因示不适同姓”,是要以自己的姓为标志,方便嫁到异姓的家族里去。而“男子绝不称姓”,原因待考,有人认为,或出于社交方便与男尊女卑的原因。因此,后人习称姬发、姜尚都是不确的,在当时,男人绝不会把姓冠在自己头上作介绍,他们只把姓往下传,自己却不用。

    姓氏规则的破坏:这一过程从春秋中后期就开始了,战国后期姓氏制度基本上瓦解,到汉后已经姓氏合流了。主要原因一个是封建经济、封建制度的崩溃,世官世禄的消失与庶民阶级的上升,导致了大家族让位于小家庭,姓氏不再与身份相联系,也更难以维持;再则是人口激增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导致了同姓者的关系渐渐疏远,“同姓相亲”反而不如“同氏相亲”,姓的弃置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姓氏制度破坏之后,出现了男子冠姓、人称姓名(氏名)的现象,如战国末年楚妃郑袖,按照旧制度,应当称为“郑姬”;秦宣太后有弟弟称“芈戎”,亦是违反规则的。

    应该已经说得很罗嗦了,下面简略辨析一下题主举出的人名:

    百里孟明、百里奚:二人父子关系,氏百里。据《风俗通》,百里奚祖先是虞国人,因此百里氏可能是姬姓;

    白乙丙:据说是蹇叔的儿子,氏蹇,姓不详,一般认为名丙,字白乙;王引之则认为此人氏白,名丙,字乙,可备一说。

    西乞术:一说是蹇叔的儿子,氏蹇,姓不详,名术,字西乞;王引之认为此人氏西,名术,字乞;

    成得臣:楚若敖之后,成氏,芈姓;

    先轸,伯嚭:先轸,先氏,姓未详;伯嚭,伯氏,姓未详——两族都是晋国封臣之后;

    荆轲:一称庆轲,由于是战国末年人,史料不详,说他氏庆或是氏荆都问题不大,据说是齐国庆氏之后,则姓姜(晋国也有庆氏,如庆郑,则是姬姓);

    专诸:此是吴国小人,史书不辨其姓氏,所以不敢妄加揣测;

    公子纠、王孙满、公孙杵臼:公孙杵臼地位较低,公孙应是氏;王孙满和公子纠的“王孙”和“公子”却还不一定是氏,也许可能是身份之标识,公子纠姜姓;王孙满姬姓;

    最值得一说的是姜尚,此公姓姜无疑,但他实是吕氏,字尚,名望。姜姓据说是四岳之后,是当时除了姬姓以外的第一大姓,吕国(甫国)、申国、许国都是姜姓,连戎人里面也颇有姜姓的。

    评论中有兄弟问道女子称姓的方式,因此总结了一下,顺便附录在此:

    先秦女子姓名使用问题很复杂,金文还和文献中不尽相同,实则是没有统一的规律,只能归纳出几个模式:

    最常用的是“氏+姓”,这个“氏”,既可以是女子父族的氏,也可以是夫族的氏,但姓一定是父族之姓。父氏如周惠后“陈妫”;夫氏如息夫人“息妫”——两人都姓妫,嫁了人之后却一称父氏,一称夫氏。

    其次是“字+姓”,这里的字,一般是“伯仲叔季长少”的排行,如伯姬,叔姬,孟姜,长卫姬等。此一模式下还有缀加“母”号的,如“×姬×母”,这里的“×母”,一般认为也是女方的字。

    再次是单称“姓”,如左传《郑伯克段于鄢》有“姜氏”,金文有“鲁侯乍姜享彝”为例;

    上一例的郑庄公母也可称“武姜”,这个“武”,是谥号,而且是夫谥,因为郑庄公之父为“郑武公”。这是女子姓名用“谥+姓”的一例。此种用法中,“谥”也可用该女子本人的谥号,不从夫谥,如著名的文姜,其夫是鲁桓公,显然不从夫。

    再次是“名+姓”,此例用得不太多,因为女人的名字一般是不示人,史官无从记载。只在金文中有寥寥几例,我印象中有一个“姜虎”,女人名虎,也算是比较特别。

    再次还有史书上用的“旁称+姓”,我疑心这种用法只见于史书,不是当时女子自称和死后称的。如鲁文公夫人被称为“哀姜”,是说她儿子被人杀死,归时过市恸哭,国人哀之——此该属于特殊旁称,是别人用以指代此人的,并非一般情况下所说的“谥号”。

    最后还有一种“身份称号+姓”,如出自周王室,则称王姬,嫁入周王室,称王姚;公室妇女还称“公+姓”等。

    上面已经举出了七种用法,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变体,在此只列模式不解释了:

    8,“氏+字+姓”

    9,“氏+姓+名”

    10,“氏+谥+名”

    11,“尊号+姓”

    12,“不称姓,用字+氏,昵称,单称名等”(这一种是极少数的特例,比如鲁昭公取同姓女,名之为“吴孟子”,吴是氏,孟是字,按理应该称“吴姬”,是把姓隐去不提了。)

    还没有家谱族谱的记载。姓氏不是很标准固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年陪伴营11/09|先秦之旅,姓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if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