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微信闲聊,一朋友说起,南郊沟的老刘头儿死了,刹那间眼泪奔了下来。
那是一个可爱的老人家,记忆中就是整天穿个黑布纱,头上裹着一块儿白毛巾,每天在南郊沟上山放羊。
南郊沟地势比较偏,白天村里会有人进山里劳作,晚上就都出山回村居住啦。整个深山里晚上就剩下刘爷爷一个人和他的羊群。
儿时,小伙伴儿相约会到南郊沟捉蝎子,撸胡里豆,来来回回的山路,基本去了就是一整天。有时候会带几块儿干粮,中午的时候到老刘头儿那烧点水喝。
老人家每次看到孩子进山,都会乐呵呵的熬一锅粥,里边儿放一些野菜,招呼我们吃。还会给我们一些没见过的好的零食吃。那里没有电,面和米送进去要全靠人扛进去,所以很好奇这小石洞屋子里堆满的我们都没见过的好吃的是哪里来的。
会叽叽喳喳的问:“这么多好吃的,什么时候出去买的啊?”
“爷爷出去的时候,羊群怎么办啊?”.....
“哈哈”总是大声笑着说“你们只管吃,有人送。”
后来终于知道了,有人送是谁送。那次中午到的时候,一个人脖子疼,刘爷爷掰着那人脑袋,听到一阵骨头响的声音,然后那人就说好了,好了不疼了。刹那间我看花了眼,原来刘爷爷这么厉害。于是都追着问,这么厉害的技术哪里学的啊。
讲了好多好多,详细的不太记得了,大概就是之前不认识字,什么都不会,只会在山里放羊,羊就是刘爷爷的命。羊每天也会发生太多的意外,摔断腿了,刘爷爷会捏着羊腿给复位,然后找个小棍儿给捆上;生病了,会去找兽医看,后来因为出山不方便,就自己学着看,从山上采各种草药,方便救治。放了60多年的羊,救治了数不清的羊,也练就了正骨,接骨的本事。脖子,腰不舒服找过来的有;胳膊,腿断了找过来的也不少。村里村外,方圆几十里正骨都很有名的,刘爷爷不收钱,所以就有了那成堆成堆的好吃的。
儿时只是感觉好牛的手艺,现在想想,那一手正骨的好技术,是刘爷爷多少年磨练出来的啊。
选择一个在行业里深耕的人,一定没有错。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一点不夸张,任何一个行业,做下来都不容易,宁可五年做一事,也不要一年做五件事,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就随时可能出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