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互加计划已经一周了,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工作的节奏和在学校里的完全不同。在这一周里,尝试过制表,主播,设计,文案……每一次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也让我对于这些工作有了一些了解,也慢慢开始适应上海的环境。
这里我主要谈谈我自己对于理想探寻过程和来到互加之后,看到这么多人为理想而奋斗的感觉。
我个人对于理想的探寻历程
我想探寻什么?
在我12岁的时候,我拿到了一本生物学的科普书,加上我家里的一些变故,这些促使我产生一个疑问:人存在于世,究竟是为了什么?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互联网上学习了很多领域的知识,天体物理让我知道,我的人生对于宇宙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历史让我理解“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哲学让我以思辨的思维去理解世界。由于我并没有太丰富的亲身经历,这些过多的思想让我的脑袋爆炸,却仍然没有让我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随后在大学,我进入了生物学的殿堂,可是随着我了解的越多,我对这个问题也就越迷茫。无数不同的观点在我脑海里对冲。他们都是对的,可是他们都无法给我答案。随后我又试图在宗教里寻找答案,可是宗教所提供的答案,都是那么的虚幻飘渺,并没有让我得到慰藉。不过在这么多的探寻过程中,我有了一丝的脉络,我需要去找到一个可以让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理想。
在学校中,在实验室中,我已经找到不到我想要的答案,所以我想要进入社会,希望在这里找到我的答案。
为什么来?
安妮姐说:运营就是让周围的人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和情感,去让周围的人认同你的事业,最终目标是让别人也一同加入进来。这种用情感去与周围的人,甚至事陌生人交流的感觉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我从过来没有被人感化过,也同样没有去感化过别人。在来到互加之前,我一般都是在和仪器,数据和材料打交道,我并不需要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只要把他们处理成我想要的,就可以收工了。在大二做完国创实验后,我发现我没有真正体会过与人打交道的感觉,所以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发现运营岗既能做数据,又可以和人打交道,所以我就自学了市场这一块的内容,想要先从偏数据的运营做起,转向做用户的运营。
我为什么会来到互加计划呢?最开始在投简历的时候,我抱着试试的心态,给基本上我能看到的有运营岗位实习招聘的公司都投了一份,这当中也包括种子计划。当时看到种子计划的实习公司时,我是懵逼的,就认识两家公司。一家是沪江,一家是喜马拉雅,而且都不熟,都没用过他们的产品。不过既然有招运营岗实习生,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报了沪江的运营岗,当时完全没有注意到这是互加计划的运营岗。
在我收到我通过初选的时候,通知我面试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报的是互加计划的运营岗。也是在这之后,我才开始恶补关于互加计划的信息。在面试的时候虹姐问了我很多关于互加计划近期的一些动态,我回答的不是很好,感觉自己已经GG了。所幸的是我过了,才能加入这么优秀的团队。
来互加团队以后的所闻所见
在互加感受到了什么?
来互加团队的第一周,这个团队带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朝气。每一个人在为着一个目标去努力,去拼搏。每一次在说到互加计划的内容时,互加团队所有人眼神中都迸发出耀人的光芒。这是我以前很少见到过的。这个团队里的人,找到了那个为之奋斗的东西。他们已经看到了终点,现在只是在开拓出一条通向终点的道路。
在周三开互加计划的总结大会时,看到了一个个让我吃惊的数据,10万教师,100万学生。这些都可以说是互联网的新生代用户,这是多么宝贵的一笔财富啊!曾经的互联网荒漠,在互加这个植树人手中,慢慢培养出一片树林。在看到孩子们用平板手机上课时露出的笑容,我不仅感叹他们的幸运,出生在一个好时代,有一群为他们的教育奔波的人,有一群为了让他们成才而努力的人。
在我接手与助教团队建立联系后,我开始慢慢理解为什么一个成立三年的计划会发展成今天这个模样。一个仅仅8人的团体为什么会撬动10万乡村教师,让整个流程运作起来呢?因为他们都是有理想的人,都是为了一个目标而奋力拼搏的人。以前是没有平台,不会用,现在有人提供一个平台,并且愿意教他们,他们的力量一下就爆发出来,并且带动了周围人的加入。
互加的粘性运营模式形成聚沙成塔的效果,让这个群体正在用互联网,借助这个平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这里,我听到了来自乡村,来自边远地区,来自全国各地的渴望学习的声音。
在互加,每一位参与者都了解了自己的理想,找到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那在互加,能找到我的理想吗?现在,这里是一个问号,它会变成句号吗?我不清楚。
网友评论
第一周刚接手凉水井就出文,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