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教育启示录

作者: 秋小一 | 来源:发表于2019-06-08 20:53 被阅读0次

        端午闲暇时间读了王木春先生写的教育的陈年旧事,以民国的学者为背景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值得考究的教育方式,必将对我们现代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打孩子”  是古风,作为师道尊严的民国时期,连小学的老师尚且可以惩罚军阀爱妾的孩子。在那个闭塞的年代,连军阀都懂得请教师和请来保姆的目的是不一样的,古风尚且如此,现代教育更应该遵循。我一直希望在教室里悬挂一枚戒尺,既起到警示的作用,关键时刻也可以用来震慑学生,但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把这一枚戒尺深深地埋藏在心底……

        如果说戒尺不被启用的话,但是“竹签”一定需要作为某种代替物出现在课堂。

      南开之父张伯苓先生创办中国第一所私立学校-南开中学。名扬中外的南开教育体系,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为国家培育了大量的英才,所以当读到他的教育方式-“三个一”之一枚竹签时,便深深的吸引了我,也让我对惩戒有了新的认识。

      当学生出现过错的时候,光在学校公开点名是不够的,因为这样没有给学生指明一条改过自新的道路。就好比有的犯人犯了罪之后,警察抓到他进了监狱,却没有告诉他改过之后可以提前释放。犯罪的人在没有希望的监狱里束缚,只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自卑和无望。有了竹签法便大不一样了,竹签起到的是鞭策和警醒的作用。凡是学生犯过错误之后,教师一定要发给他一枚竹签,当着竹签的面把犯错经过大胆叙述出来。不仅如此,这根竹签还要作为鞭策他的工具,随身携带,坐卧不离。每每学生在与竹签相处的过程当中,看见它笔直的样子,一遍又一遍回想着自己犯错误的经历。竹签成了一种会游动的监狱,成了一把警示的戒尺。当学生悔过一段时间改做自新了,竹签就可以被教师回收再利用了。

      医生对于病人就应该以治病救人为原则,而竹签既救了这个人,又让这个人在内心里面反复纠结,时时刻刻将犯错的过程,至于脑中。难怪张伯苓说: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完全人格。

        让我们在受教育者的心中时时树一枚无形的竹签,这对于培养“完全人格”的学生十分关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民国教育启示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slw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