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天了,是吧?”
“嗯”
“趁机好好调整调整。”
“是呐,有点迷茫。”
“别太悲观,会有更好的。”
“嗯。”
以上,是同事啊勇在公司的最后一天,我们之间不咸不淡地谈话。
今年疫情以来,很多公司都在精简人员。幸运的是,所在公司不但没有因为疫情而裁员,反而逆势招人。而同事啊勇,却是公司招人大潮里的异类——被劝离了。
为啥?因为啊勇,大家的说法是,相当不靠谱。
一般一个公司招人,有两点是必须考量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从公司的角度看,这两点必须都达到一个阈值(虽说不同公司有不同的定义,也很难有量化的数字去衡量,但这两点肯定是存在的。),才有可能招人录用。
能力和态度,任何一个,只要达不到预期,我想,都很难在一家公司呆下去吧。而阿勇,衰就衰在工作态度。
超长时间午休、经常不在服务区、工作敷衍消极懈怠;手头负责的事情一拖再拖,既不主动沟通,也不好好沟通。任务deadline时间,总有各种理由无法按时完成。几次三番,大家对他的印象,渐渐浓缩为三个字:不靠谱。
那公司有优化的指标,阿勇自然名列其中,按理他应该没话可说,可偏偏还诸多抱怨和嘲讽,也算是奇葩了。
听同事说,阿勇还是有能力的,N年前刚到公司的时候,解决了不少技术难题,后来就慢慢堕落了,喜欢玩游戏,每晚2、3点睡,住的离公司远,一到公司,精力就没多少了。上班犯困,没精打采的,日复一日,养成坏习惯,成了惯性,拉都拉不住,部门老大们也知道,这次是认真了,没辙,裁掉了事。
职场中人,要是被同事们认为不靠谱,应该蛮糟糕的吧,不但加薪晋级无望,一有风吹草动,这种人就随时待宰。那么,怎么样才是靠谱的呢?
靠谱,是一种信赖
当我们说某人靠谱时,潜意识里,我们倾向于相信这个人。不管是希望他做什么事,还是他要我们做什么事,心理上,我们都会有「信任」去托底。
信任是需要时间去建立的,能够被人信赖,说明这个人在过往的事情上多次被证明。人们天生就有自动归纳的能力,交付给某人做的事情,如果他每次都能妥妥地做好,甚至超出预期,那我们内心就倾向于相信他下次也能办好。
靠谱,是慎言慎行,说到做到
经常会有这类人,喜欢拍胸口夸海口,事情连苗头都没有,就已经说得天花乱坠。他们的特点就是「轻言寡诺」,讲的时候,天下无敌;做的时候,有心无力。盲目乐观地去评估自己和形势,最后累计累人。
靠谱的人,对别人的请求或者接受工作的任务,他们会冷静客观评估,既不夸海口,也不无故推脱。他们会说明原因,如果做,给出期限,然后就认认真真做事情。观察下周围的同事,很容易看出哪些是做事的,哪些是划水的,哪些是吹水的。
靠谱,是福难同当
一个靠谱的人,在团队,其他成员会愿意靠近他,也愿意倾听他的建议。因为这种人,会有一种「全局意识」。不管是分配工作任务,还是项目出了紧急状况需要救火时,靠谱的人总是表现出积极负责的态度。他可能拙于言语,但行动力胜过一切。
然后,在项目奖金分配时,他能相对客观的评估自己和团队成员,既不夸大自己,也不贬损他人,既为自己争取合理利益,也为他人争取合理利益,绝不是好处都往自己身上揽,有锅就甩给他人。
联系啊勇,现在团队成员都不信赖他了,部门领导也不信赖他了,光这点,就远离了「靠谱」二字。撤,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