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崔律阅读营·Day22-4.2 日志】
这是2019年5月14日“100天崔律阅读营”之“关系力 ·《别独自用餐》4.2 要有自己的圈子” 的学习日志。
1.我今日的收获:
1.1两个故事
通过两个故事,来说明要有自己的圈子。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球童的成功故事,如果做这只是一名球童,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估计很难成功,而现实中的作者不只是一名球童,他因为帮助布兰特太太,而得到布兰特太太的帮助,同时还获得布兰特太太的引荐。
所以说“你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回馈你”。这也正是圈子的力量,也是关系力的力量。
第二个故事是哈佛商学院的故事。
哈弗的同学们,是因为他们聪明,还是因为,在哈佛学的知识,还是因为是哈佛的人而取得的成功呢?
在《哈佛商学院的社交宴会》中,哈佛商学院活动目的是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其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并能认识更多的哈佛人。这也许是哈佛是著名精英大学的原因之一。
“你的过去并不能决定的未来”是因为过去已定,但未来确不确定,我们仍然有选择的权利,去搭建自己的圈子,什么时候都不晚。
1.2智力、天分、出生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因素,但如果你,你没认识到“你不可能一个人做到”这个道理,拥有这些条件也是白搭,因为事实上,一个人根本走不了多远。
也就是说,孤木不成林,与其把焦点放在比智力、比天分、比出生,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协作,这样可以快速实现目标。
2.复盘·我昨日的阅读理解VS崔律的讲解:
昨天我的阅读理解,标出了三个重点,一个是需要协作;一个是“你的过去并不能决定未来”;一个是“商业是关于人的事业,做决定的是人,使它前进的也是人”。对比崔律今天的讲解,发现,get到了,这是成长的脚步吗?
崔律采用两个故事来说人与人之间需要协作,以及个体协作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从学到用,这样的解读更能引起大家的吸收与反思。
我想可以把这种方法用在和孩子交流一些问题时,会不会效果更好呢?
3.我对今日课的实践:
主动帮同事完成一些任务,同时获得同事的反馈,同事也自发的来做优化,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
4.我的阅读理解预习:
真正的社交是使他人成功(慷慨待人)
在给大学生和研究生做演讲时,他们总是会问: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获得巨大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这时候,他们总是希望我给出一个直截了当、干脆利落的答案,因为我那个时候也希望有人这么做。
“想知道成功的秘诀?”我答道:“没问题,成功的秘诀可归结为一个词——慷慨。”
这就是我所说的“交流”的含义。交流是一个持续地给予和索取的过程。正是通过与人交流,向他人贡献你的时间、专业知识,与他人共享信息,蛋糕才会越做越大。(交流的目的是资源共享)
这种事物之间带有因果的联系,在愤世嫉俗的人看来或许十分天真。尽管慷慨的力量还没被美国完全接受与应用,但在整个世界已开始展示出它的巨大价值。……
人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大家能各取所需。(交流为各取所需提供条件)因为大家默认,花费时间、精力建立关系能够为自己谋利。世界上之所以有站在社会顶层的1%的人,是因为他们懂得这个规律。事实上,正因为他们利用了朋友圈,才会有今天的位置。
但你首先得学会慷慨待人,如果你不能以同样的热情将自己的圈子推荐给别人,你就不可能扩大自己的圈子。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帮助越多,然后你就能帮助更多的人。这跟社交网站的运营模式如出一辙,访问的人越多,用户越多,网站就越值钱。有一群曾受我指导的学生,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成功人士,他们也帮我指导前来寻求建议的年轻人。
这不是卖弄善良的蠢话,这是一种深刻的领悟。一切都会严肃对待,并力求把它做好。在工业时代,竞争力是靠不断改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获得的,如今,则是靠不断提高关系质量得到的。……
我想说的是:关系靠信任来巩固,公司靠信任而成立。套用肯尼迪的一句话:要赢得信任,不是问别人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那么各取所需的前提是,需要关系、需要信任。)
换句话说,真诚交流的价值不在于贪婪,而在于慷慨。(信任的前提是慷慨)
5.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暂无
6.任何想说的话:
崔律说,在100天阅读营结束时,大家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半:质量提升,时间缩短——这就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我把这一条列在自己100天阅读营结束复盘中,作为检验学习的结果。
听课→30分
写日志→35分
共计用时→1小时5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