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不爱吃面,那是源于大集体时,长年粮食不够吃,靠国家救济。
救济的有红薯片,玉米粉,面粉。 为了省着吃,我那持家有道的奶奶,总是叫我擀面条。
一说擀面条,大家就会在心里想,手擀面,好吃啊!
可是,在那个缺粮少油的年代,做一锅十多人吃的手擀面,你知道是什么味道吗 ?
记忆中总是暑假里吃面,那个画面一直存在我脑海里:傍晚,夕阳西下,小姑娘在奶奶的吩咐下,提着菜篮子,到菜园去掐苋菜,苋菜经过了一天大太阳的炙烤,耷拉着叶子,一点生气也没有,倒是刚冒出的苋菜籽儿毛绒绒的,站在苋菜秆上,一点也不疲惫。
小姑娘翘着手指,尽量掐苋菜尖尖上的嫩叶子,拿回洗净。她要做苋菜面条呢!
老苋菜下手擀面,没有鸡蛋,没有肉,连油都没有,奶奶还叫我弄早点,多给点水,说是多凉会,免得烫。
等大人们收工回来吃饭,手擀面成了一锅面糊糊,苋菜都温的黑不溜的,面条用筷子怎么也挑不起来,我看都不想看这糊糊涂涂的面食。
每次,做这样的面,我总是在弟妹们“呲溜呲溜”的喝面声中,默默地呆一边,或直接去睡觉。
贫困的年代,有多少无奈无助痛彻心扉,只有亲历过才有体会。
记得那时,每逢吃饭大妈总爱叨唠一句话:想吃干饭到来生。
没有到来生,如今我们过上了那时做梦,也梦不到的日子。
天地在变,人们再也不用为填饱肚子而发愁了,一日三餐主粮杂粮变着花样,交替换着吃。
如今,手擀面,竟然成了我最喜欢的美食。
做手擀面,也成了我的拿手活计。
今日,来一顿滑肉手擀面。
瘦肉切成薄片放上盐,醋,生抽,抓一下静置。金针菇,小青菜少量备用。葱姜蒜随意备好。
和面,面粉里放丁点儿食盐,拌匀。
手擀面要和硬一点,一点一点地加水,和面的最高境界是三光(光滑):面光,盆光,手光。
和好的面静置一会,让它醒一会再擀。
擀面条儿要用力均匀,面团儿在擀面杖的作用下,转着圈儿擀,这样子擀出来的面皮受力均匀,切出来的面条才好看,好吃。
面皮擀好了,薄薄的撒一层干面粉,用擀面杖顺式将面皮卷成筒,抽出擀面杖,用刀将面皮卷切细细的条,抖一抖,散开晾着。
铁锅烧水,腌好的肉片加点淀粉抓匀,一片一片下开水锅里,撒上姜末,大火烧翻滚,面条抖一抖也下锅里,边下边用筷子扒拉,大火煮开,转小火,放进葱蒜金针菇小青菜,小火煮几分钟就可以了。
也可以一次多煮的滑肉,捞起一部分放凉水里漂着下次做汤菜。
滑肉手擀面,肉嫩汤鲜,面条筋道,原汁原味。 (手机像素不好,丑丑的图片就不上了,哈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