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得到APP陆蓉《行为金融学》第十讲 盈利和亏损的不同风险偏好
在这一讲,陆老师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盈利和亏损时的不同风险偏好,二是损失厌恶的影响,三是“赌场钱效应”。
01
根据科学实验,盈利时,给出两个选择,一个是确定盈利,一个是不确定的50%概率盈利,即使不确定盈利是确定盈利的2倍,多数人也会选择确定盈利,也就是风险厌恶;亏损时,也是给出两个选择,一个是确定亏损,一个是不确定的50%概率亏损,即使不确定亏损是确定亏损的2倍,多数人也会选择不确定的亏损。
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在盈利时卖出,落袋为安,确定性盈利;亏损时持有,防止确定性亏损。
02
人在决策时,内心对利害的权衡不均衡,赋予“避害”因素的权重远大于“趋利”的权重,称为损失厌恶或损失规避。
损失的厌恶系数,如果为2,就表示损失的痛苦值大约等同于同等盈利带来快乐感受值的2倍。
03
盈利的时候,人是风险厌恶的,容易落袋为安。
但也有例外,那就是“赌场钱效应”,指当赚钱很容易时,会轻视风险。
感
这一讲是关于决策的,非常关键。
市场中的行为确实符合上面的规律,比如“追涨杀跌”、打死也不卖等。
思
这一讲,我觉得可以用两个理论进行解释,一是损失厌恶,二是参考点。
在盈利时,由于我们喜欢确定性,在以成本价为参考点时,多数人会选择落袋为安,卖出股票;选择持有的投资者想法不一样,因为他们的参考点不是成本价,而是定在更高的价位,认为股票还会涨,当然就不会卖出了。
在亏损时,也是一样的道理,为了避免确定性的损失,多数人不会卖出;选择卖出的投资者,也是将参考点设在了更低的价位,认为股票还会继续往下跌,就会选择卖出。
根据上面的推论,参考点的确定非常重要,一方面如果我们设置了合理的参考点,那我们就可以获取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知道了别人的参考点,赶在参考点之前卖出股票,我们就可以获利了。
所以,如果我们的参考点根据多数人参考点进行设置,那我们就能够获利。
如何知道多数人的参考点呢。
成交是一次买卖行为,成交价就是购买者的成本价,密集成交区就是市场平均成本价,也就是不容易突破的地方,我们把参考点设置在密集成交区之前,那大概率就能够战胜市场了。
技术研究就是研究这些成交、曲线的,行为金融学是研究内在原因,这些技术研究是研究结果,也是有意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