逊香志

作者: 逐风之影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14:32 被阅读0次

                (一)  待风而翔

        “伯言哥哥,为什么我的风筝怎么也放不高”八岁的孙尚香任性不满的将风筝扔到了地上。

        一旁少年坐在盛开的桃花树下,头发黑玉般有淡淡的光泽,脖颈处的肌肤细致如美玉,年刚过十四的陆逊便颇具名士风度。玉手轻挑银弦,双手在古琴上拨动着,声音宛然动听,有节奏,宛如天籁之音,过了许久,结束了这首曲子的弹奏,缓缓站起淡淡的笑了笑。

        “若无风,这纸鸢又怎能高飞,君子亦然若他日乘风必遇云化龙。”陆逊眼中闪过一道踌躇满志的光。

      三年前孙策带兵围困庐江城,而陆逊之叔祖父陆康死守不降,最终陆氏一族半数近百余口死于此役,年少的陆逊与从叔陆绩早已被送回到家乡避战。因此陆逊对孙策有种不便言出的憎恨,陆逊永远不会忘记因孙策死去的亲人。但眼前的小姑娘虽然是孙策的妹妹,但这一切都与她无关。陆逊幼年丧父之后一直跟着叔祖父生活,叔祖父的死让他久久无法忘怀。

        孙尚香也是在幼年便丧父,与四个哥哥跟随大哥生活。故陆逊对孙尚香心里有种同病相怜的惜爱。乘风而舞,振兴垂败的家族是陆逊素久来的一久夙愿。

        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孙权招延俊秀,聘求名士。二十一岁的陆逊投身于孙权幕府为西曹令史,然而当时孙权根基未稳,极力打击江东大族以维护统治,其中吴县陆氏便首当其冲。

  “伯言,吾素知汝有才名,然当今域内未定,海昌境内巨寇群起,吾甚望汝去平贼。”孙权淡然说道。

“仲谋兄,陆某愿去海昌平患,誓将贼寇围灭",陆逊不动声色的答应,但此去海昌不知何时能回,胸中鸿图又何时能展。陆逊知道孙权是永远也不想让他再回来。远方的风依旧轻轻的吹,却道出说不尽的言语。

临行,陆逊仅带随身衣服与一琴数本书,与随行两童子即将驱车前往。孙尚香拦住了陆逊的马车道:“伯言哥哥,不要去海昌那里兵乱横行,留在吴县好吗?”

  陆逊望了一眼孙尚香嘴唇微微颤动又欲言又止,半晌说道:“我答应孙将军,前往海昌平乱。”孙尚香带着几乎委屈的语气说:“我要去找二哥,他为什么要贬你去这种地方。”陆逊苦笑了一下道:“不用了,再下一个桃花盛开之时我应该就能回来。"陆逊这是在骗孙尚香,也是在欺骗自己。孙权对江东大族向来十分防范,而孙家与陆家又有难以洗净的血仇,孙权又怎能安心把陆逊留在身边,故此去海昌归程无期。

  孙尚香点点头不甘的说道,“伯言哥哥,这是我做的香囊,你随身带着里面是桃花。我会等着明年的花开,会等着你的归来”

  于秋风中,一袭白衣少年的身影逐渐模糊并消失。只留下几声鸿雁的悲鸣与两行清泪的女子。此一别,命运发生了巨大变迁,冥冥注定了再相聚时早已物是人非。他们两个现在不会知道,再相聚时已是十多年后。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而那时,佳人已为人妻……

逊香志

相关文章

  • 逊香志

    (一) 待风而翔 “伯言哥哥,为什么我的风筝怎么也放不高”八岁的孙尚香任性不满的将风筝扔...

  • 明清||方孝孺《深虑论》

    方孝孺(1357年-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

  • 正学先生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

  • 方孝儒《吴士》学习笔记

    方孝儒,字希真,一字希古,别号逊志,人称正学先生。 著有《逊志斋集》,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 文章讲述了吴士...

  • 初见古道梅

    入九火年天道行, 寻志同己道家遇。 梅需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小寒节气论功道, 照相呼应真人听。 民间古...

  • 【题画白菜】

    何意呈身在玉堂,凌秋几度傲冰霜。 自怜碧藻堪同洁,未肯时馐远逊香。 澹泊能明君子志,粗疏不入贵人肠。 平怀一种天然...

  • 释怀

    梅虽逊雪三分白, 梅却胜雪五分香。

  • 七律•咏雪(新韵)

    因思谢女咏诗情,每到寒时尽忘形。 指上拈来旋匿迹,竹间撒过既传声。 三分白里功名就,一段香中逊志争。 死不随春更本...

  • 喜欢的文章119

    梅更输雪三分义,雪须逊梅一段香 高鹏骐 2014-11-29 08:35:58 梅更输雪三分义,雪须逊梅一段香1 ...

  • 无题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逊香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ap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