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之前,我一直在外公外婆身边生活,我们居住的老屋分为两边,左边外婆住,右边外公住。他们的相处方式和平常夫妻有很多的不一样:他们不会在一起吃饭,没有同住一间房,很少一起外出……只有在子女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才会吃同一顿饭,但不会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在我的眼中,他们像是同一屋檐下居住的陌生人。
稍微长大一些后,我总是奇怪,为什么外公外婆会选择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但直到外婆去世,这个问题的答案才开始浮现出来。
外婆在我九岁那年因为胃癌去世,大家都很难过,外公却好像没有什么异样。在外婆的葬礼上,他平静地写挽联,平静地招呼参加葬礼的人们,脸上的神情就像是平时一样严肃认真。
外婆火化那天,外公提前给舅舅说,他不去。但在车上,舅舅告诉我们,外公其实来了,在最后一辆车上。一开始车并没有位置,只有后备箱是空的,外公给开车的叔叔说他可以坐后备箱,但叔叔坚决不让,最后让坐在副驾驶的哥哥去到了后备箱。末了,舅舅还加上一句:“他始终是不放心你们的外婆”。
后来从舅舅的口中,我知道了外公外婆相知相遇的过程。
外公从小学习便好,但因为家庭原因,最后能够继续上高中,但自己仍旧坚持读书,最终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好多学校都想要聘请他为老师。但是他并不想要困于体制内,所以他决定出去闯闯。这个行为并没有得到家里人的支持,家人只是希望他能够养活自己,并且承担起养家的责任。双方僵持不下。最后,家人悄悄托媒人给她介绍了个姑娘,想要通过这种方式留住外公。这个姑娘住在附近的村子里。外公一开始极其抵抗,甚至连面都不见,因为他排斥以这种方式去寻找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况且,这个姑娘的文化水平远低于他,她不能够明白自己的抱负,他觉得自己没有办法和她共度一生。最后拗不过家人,他和这个姑娘见面了。她生得清秀,眉目间还带了几分稚气,看起来十分好看。但外公只想要快些结束这次见面,然后随便找个理由拒绝这个姑娘。
但在见面最后,那个姑娘和外公说了一句:“让我照顾你吧”。就因为这一句话,外公和这个姑娘在一起,并答应了家乡小学的聘请,做了一名老师。后来生下子女,就那样相携着慢慢老去。
这个姑娘便是外婆。
按照现在快节奏的生活目光来看,就因为一句话而决定共度一生未免太过牵强,可那个年代的爱情,一句简单的话达便是他们能够想到的最真实的表达。
后来我重新回忆起外公和外婆在一起生活的场景:他们虽然不在一起吃饭,但每次外公的饭菜都是外婆做好放在厨房的;他们虽然不住一间房,但冬夏春秋他们总记得提醒对方换季事宜;他们虽然从来不一起外出,但外出时总能够想到对方,总捎带些小玩意儿给对方……
外公承担起养家的经济责任,外婆则承担起子女的教育责任。外公不喜欢体制内生活,但还是在教育行业待了好些年;外婆没有读过太多书,但凭借自己的经验将子女教育得听话懂事。他们从来没有和对方说出“爱”的字眼,但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爱的表现。
外婆去世后,在很长一段期间内,他做事都不像从前那般果断,甚至好多时候都会忘记自己要做什么。而且从来没有去过老屋的左边,有时候需要什么东西,也是让我们去拿过来。现在想起来,外公一定是很难过的,只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悲伤。
于是我开始明白,爱情,其实并不需要华丽的词藻对其进行装饰,一屋,二人,三餐,四季,便是爱情的最好模样。就像是外公和外婆那样。
外公在我十四岁那年去世。至此,他们开始在另一个世界相遇相知,共度新的一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