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好朋友最近给我安利了一部热播剧《小欢喜》,和前段时间的热播剧《热爱的,亲爱的》不同,这是一部以教育为题材的生活剧,更确切地说这是一部以高考为题材的生活剧。
说起高考,对我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话题。
陌生,因为距离当年高考已经过去九年了。
熟悉,因为这么多年来,每当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感到压力很大的时候,夜里总会做着同样的梦——那就是梦到高考;而梦里的我总是因为迟到、或者找不到考场而感到焦虑不安,以至于在睡梦中惊醒。
高考与我而言不是一场“噩梦”,但却也不想再重新走一遍,因为备考那一年的压力、焦虑、惶恐,至今回味起来仍然心有余悸。
幸运的是,我的父母在我的教育问题上一直秉持着“散养”的观念,关心但不过分,关注却不控制,无形当中给我减压很多。
02
时隔九年,我已经从一名学生转变成一名教师,再次认真的看待高考,源于最近热播的《小欢喜》。
影片以三组家庭为原型,却是在讲述中国的千家万户,不能说囊括了现实生活中所有的家庭类型,但是我们似乎也总能从这三个家庭中找到一些自己家庭的影子。
望子成龙的妈妈文洁面对学渣儿子一凡,总是恨铁不成钢。在文洁看来,高考是人生中关键的战役,这场战役打赢了将受益一生,打不赢会终生遗憾。然而,一凡却不以为然,高考重压面前,他仍然沉迷在摄影、直播以及追求女孩子中。
单亲妈妈宋倩对女儿英子的生活展开全包围式关怀,这种近乎于控制的关怀使得他们母女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在不知不觉中悄然爆发。
因为工作的原因在儿子杨杨的教育中长期缺位的父母,在高三这个关键时刻空降到儿子身边,然而这种突然的关怀让儿子杨杨一时间难以接受。
不同的人在看这部剧的时候,会把自己代入到不同的人物当中去,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总能在这三个家庭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究竟什么样的是对的,什么样的是错的?也许没有标准答案,千百个家庭都有千百种模样。
03
关于高考,我们能说的太多太多,我们可以讨论家庭教育问题,可以讨论少年维特的烦恼,也可以讨论当下社会教育制度问题。
然而影片中真正促动我的地方却是春风中学校长与高三年级主任李老师就“升学率”问题的讨论。
高三年级主任李老师认为,为了学校升学率着想,决定让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蹲班留级。
关于这个问题校长的看法与李老师截然相反,校长认为高考成绩确实重要,但是高考本身它只是一个过程。学校教书育人核心是培养的学生,让他们成长成才,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的数字。
李老师却坚持两者之间并不冲突,我们要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一个适合他们发展的教学方案;与其让这些没有准备充分的孩子经历一次失败的高考,为什么不多给他一些准备时间呢。
最后校长的一段话让李老师陷入了深思中,我们没有办法预估蹲班留级对一个学生心理造成多么深的阴影?换位思考一下,学生真的愿意接受学校这样的安排么?
04
我想校长的这一番话应该话戳到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痛点。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我们总是打着“为学生着想”的名义,做着自以为“为学生好的事情”,却忽略了学生心中真正的需求。
上学期末有个学生家长打电话过来,让我替她说服他的儿子大二的时候转专业。原因是她认为XX专业在未来更有发展前景,但是她的儿子对自己目前所学的专业很感兴趣,并未有想转专业的想法。她说服不了儿子,希望我可以帮助她。
在向家长解释说明以后,我委婉的拒接了家长的请求,因为我认为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不能够打着从“我为你好”的旗号,忽略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剥夺学生真实的心理诉求。
因为在今天的教育中,心理层面的教育与学科教育同样重要。
高考分钟固然重要,学一个有发展前景的专业固然也很重要,但是相对于这些,我们更愿意看到一个对生活充满热情,对未来满怀期待,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学生。
作为家长、教师,我们要相信,所有的教育都会有收获的一天。
愿我们的学生都能在爱与理解中成长,都能拥抱属于自己的“小欢喜”。
往期回顾
作者简介
敏敏,女,90后高校辅导员,2018年11月份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心娴思敏”,目前已经累计发布原创文章共计50余篇10万字,基于辅导员工作实践与思考,围绕大学生关注的学业、情感、人际、职业等话题坚持每周推送原创文章,旨在打造与学生最有温度的交流,与学生携手并进,共同成长。
无论您漂泊到何处 这里都是您的灵魂树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