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是否也有和我一样的经历:囤了好多课,买了好多书,收藏了无数的文章……
看上去好像学了很多东西,但是好像我们的工作学习或者生活并没有什么改变,更谈不上变现赚钱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9081/abe363e1fa04f833.jpg)
在成甲的《好好学习》一书中有这么一个段落:
现在的我在读书时既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我的做法是,当我要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主动去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文章和书籍,去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这个问题,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当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之后,可能我并没有读完一本书,但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比读完10遍书的人都要深入这种状态,呈现出来便是举一反三的能力。
因此读书最重要的不在于你读了多少,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把书中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在阅读中改变你对世界的认知。
![](https://img.haomeiwen.com/i1849081/49ed0216f0f48421.jpg)
彭小六说:
利用碎片时间阅读,就是说不需要强制性要求,每天定时定量的阅读,比如现在只有5分钟,那可能打开书看一节的内容就够了,用零碎的时间去阅读,这就是我现在的一种状态。
碎片化阅读不是说什么都学,而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更多。也就是说你要带着目的和兴趣从一堆东西里找到想要的。
我们之所以报很多课程,营造出一种学习状态,但却很少人会真的花心思去认真坚持。
花架子不少,但能沉下心来把学过的、看过的内容真正消化,代入生活和自身的很少,也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好好花心思去输出,去分享。
所以,越是碎片化的内容和学习,不管你学了多少,记了多少,你都要适时的去分享。
因为分享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我们是否真的搞清楚了的过程,同时也可以在教会别人的同时,验证并巩固自己的方法。
最后愿你我在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