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2个客户,对于在职场中的遭遇,百思不得其解:
客户A,在互联网的行业做运营,2年时间里换了3家公司,临近年底面临着被裁员。
“职场中我是埋头苦干的人,可能是不善于变现,所以上司不待见”她说
这背后有一股情绪:我这么努力认真还被裁员,太不公平!
不过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她2,3年,她总共才工作4年。
“那你接下来选择工作最看重的是什么?“我问她。
“找一个好领导,就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战略意识,同时对我的指导要细致,能手把手带一下。“A在描述着心目中的上司。
“一句话总结,这个上司是在思想上给你引领,在行动上给你指导的。”我说。
A“嗯“声一片。
哈哈,不过能遇到这样的上司,那只能看运气和福气了!
客户B,遇到的事情也很堵心:比自己晚进的同事升职了。去问上司,人家的回答是同事虽然晚近,但人家之前就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其实B也知道同事和上司走得比较近。
“我以为我努力工作,分给我的活好好干,不出错,我就会被培养,但结果。。。。” B非常难过。她现在每天觉得工作都没有意义,想跳槽但又没有合适的下家。
“你和上司平时沟通的多吗?”
“我不喜欢假惺惺地和上司套近乎,所以一般只是有事说事。”B说。
A和B在职场挫折,都卡在了向上管理——对上司的管理上。
我知道B的问题了:她天真的以为,只要好好干活,自然会升职。而和上司走得近,在她看来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套近乎表现,她是排斥的。
我曾经问过我的很多客户——普通员工,中层管理者,向上管理能力怎么样?
有的回答:“向上管理是什么意思?“
有的回答:“啊,上司还需要管理啊?我以为TA让我干活,我干就可以了?”
有的说:“我才不想去巴结领导呢!“
。。。。。。。。。
职场中很多人没有向上管理的意识,甚至排斥向上管理,在TA 们心中有个信念:
管理上司=巴结领导,拍马屁。而拍马屁的人多数是没有能力的人,如果我这样做了,不久说明我是没有能力的人吗?
正是这样的错误信念,让很多在职场走得越来越辛苦。
我们来看看百度李对向上管理的定义吧:
从战略上配合上司的作风和目标,并将其与自身的作风和目标融合起来,从而能够有所作为,辅助上司并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即为了给你、你的上司和公司取得最好成绩,而有意识地配合上司一起工作的过程。
这里已经把向上管理放到战略层面了,向上管理的的目的是三赢的:你,上司,公司。这和拍马屁是差着十万八千里了。
那到底如何进行向上管理呢?
11月份南丁班上海站的聚会,主题就是职场各种关系,童菲做了向上管理的分享。她是我2017年的客户,现在已经完全转型——从装修行业转到了青少年的生涯发展。在新行业,新职位,与新领导的磨合中,她总结了以下干货:
1、坦诚
2、积极主动
3、解决问题:
4、获得支持
5、投其所好。
6、尊重,保持界限
接下来我们一一解读:
一、坦诚,就是心里有想法或者有误解和上司沟通。
如果一些误解不说破,大家隔着肚皮,彼此之间都能感受到,渐渐就疏远了。你的坦诚也让上司更加信任你。即使你的上司会玩心机,也不想有个会玩心眼的下属,这样实在太累了。
二、积极主动,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
有什么事情发生,主动去请缨,平时沟通也积极主动。主动获得的机会远远大于被动。很多内向的人在这方面比较吃亏。曾经有个HR分享:如果你的上司是个内向的人,你也是内向的,大家都不爱主动沟通,你们可能一年下来都沟通不了几次。这对你的上司影响不大,但对你影响可就大了。如果没有沟通机会,也要主动创造沟通的机会。
三、帮领导解决问题。
这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的。如果你每次都带着问题去见上司,请求上司来帮你解决难题,时间长了,上司觉得你这个人没有能力啊,什么都问我。另外上司也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怎么做吧!
好的方式是带着解决方案去找上司,而且还不是一个方案。如果只有一个选项,上司没得选,这个感觉不好。而给几个选项,上司觉得有了选择权,也有了决定权。
有的人总结:向下问问题,向上给选择题。管理下属多问问题,让TA 们思考;管理上司,要多给选择题,让TA 们选。
四、获得支持,需要你会运用上司的资源来完成你的任务。
其实上司是很乐意帮助下属的,因为下属完成了任务,上司也受益。很多上司经常问下属,要不要支持?这就是一种信号了。当你通过上司的支持完成任务,上司也很有成就感——Ta 帮助、支持了下属,而你们之间也多了一份互相协作共同作战的情分。
五、投其所好,在这里是褒义。
上司是什么风格,用TA的风格来与之沟通。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公司的风格,和这个部门或者公司最高位置的领导风格很类似,尤其在民营企业非常明显。
如果管理者是个开放、平等的人,部门或者公司的氛围营造的也是平等开放的氛围;
如果管理者是个谨慎,爱猜疑的风格,部门或者公司的风格就是比较压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不高。
如果上司是说话简洁利索的特点,你的汇报也要简洁利索,要是你啰啰嗦嗦说了1个小时,可能很早就被不耐烦地打断了;
如果上司是个看中过程,注重细节的性格,你的汇报材料注重过程,并且各种格式都要检查,不然被挑出各种错误,上司对你印象不好,你也会备受打击。
为了要更好地了解上司的风格,你就需要做功课,学习。尝试了解上司的价值观,性格特点以及思维方式。你可以去读关于性格类的书籍,比如MBTI或者九型人格。如果上司是理性的人,你是感性的,你如何适应这种风格。
而上司的价值观,你可以从和TA的沟通和日常行为判断出来。一个人总是希望和价值观相同的人在一起,三观相同,沟通起来更顺畅。如果你的上司的价值观是成就感,Ta也更倾向去用追求成就的人,而不是追求安全感的人。
当然,你研究上司的前提是,你得把自己研究透彻,才知道彼此的差异和应对方式。
六、尊重。
不管你和上司关系再亲近,TA仍是上司,你的内心要尊重TA。私下可以是朋友,但工作期间就是上司。如果跨越了界限,时间长了会出现问题。最后走的人可能是你!
这样看来客户A,B在向上管理上处于空白,自然也受到影响。
从系统动力学来看,在社会系统中,最有力量的人占据中心位置,就是领袖,而越没有力量的成员越往系统边缘靠拢。而系统为了本身的有效延续,在需要的时候,会不惜牺牲弱小无力量的成员。
客户A和B和上司距离很远,一有风吹草动,她们自然是首先被波及的人。
但是很多人,就是一直和领导相处不好:不是不敢说,就是对着干。要说让Ta们借鉴上面的方法,骨子里都是不情愿的。动力弱,自然学习也慢。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说:我在领导面前一说话就脸红。
一些做着基础职位的女性客户说:我见到领导就紧张,不知道哪些话和领导说,哪些话不和领导说,等我想好了,领导都走了。
还有全职妈妈重返职场的客户说:领导说我没有主见和独立的想法。。。。
而也有遇到比较极端的客户:
一位在小学当老师的客户,他一直和上司不和。他本来是中学老师,因为和领导关系不好,最后被弄到小学当老师,到小学和上司关系还不好,就到了乡村小学,处于不断被边缘的过程,让他特别郁闷。
而另外一个男性客户,是个海归。因为综合素质不错,而且个人表现力也强,前几家老板都很看重他。后来来到上海,进入一家公司,虽然也获得提拔,但和老板也是他的直接上司的关系不好,他因为这个原因辞职。
“老板是一个特别爱指责的人,总喜欢教导人,他是大学老师出身。我也知道他其实还很喜欢我,但这样的沟通方式太受不了。“他说起来还是很情绪。
“当你和这个领导在一起,你想起谁?“我问。
客户沉思了一下说:我妈妈。
然后他良久不说话。
客户小时候父母就离婚,母亲出国打拼。在国外的母亲对他要求很高,达到一个要求后,都没鼓励呢,就给他另外一个目标。他觉得自己永远达不到,永远不够好,陷入了自我否定和质疑。这些年在国外留学都是妈妈经济支持,他想摆脱也很难摆脱。而和这个上司在一起,他的方式和妈妈一样,那种痛苦不断来袭,他还不能去处理这份痛苦,那只能逃避。
这就是一种投射。我们小时候在原生家庭中和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都会投射到职场中。而和上司的关系极大可能是和父母,或者父母中有权威一方的关系投射。
这个客户和老板的关系,就是自己和妈妈的投射。而小学老师的客户,从小就经常被爸爸打,他和爸爸反抗。在学校也和领导对着干,他是把爸爸的投射放在所有领导身上。而那些见到领导就紧张的,可能在小的时候父母要求很严,和父母沟通很少。没有想法和主见的,以前也是个乖孩子。。。。
如果你想处理好与上司的关系,需要从上司身上收回你的投射。Ta 们是你的上司,不是你的父母。
管理好你的上司,是你职场发展的一个重要能力,请不断修炼吧!
互动专区
请写下留言,说出你在与上司互动中遇到的难题,让我们一起探讨。
往期好文推荐:
王虹老师职业规划咨询团
王虹老师
中国职业规划师,资深职业规划咨询导师
职业规划实战咨询督导班督导老师
作为国内职业规划的先行者,从2010年开始从事职业规划咨询,在近9年的职业咨询中累计咨询近千个案,具有丰富的职业咨询实战经验。
王虹老师在从事职业规划咨询的过程中,不断勇敢地探索,对心理学,原生家庭以及个人成长、亲密关系都有深入研究,咨询功底深厚,对职业问题的剖析全面而深入。咨询尤其擅长职场中高端人士、各类女性群体、留学生、海外华人,客户遍及中国各个省份以及中国香港,英国,美国,新西兰。
王虹老师至今已经旅行16国,跨越5大洲,并参加18个月海外志愿者项目,在美国工作1年,在非洲马拉维工作6个月,成为在美参加此项目的第一位中国人。
2017年9月开设职业规划实战案例督导班,培养实战型职业规划师;2017年10月建立国内首家女性职业成长平台,目前在线2000多位女性;2018年6月建立女性年度职业成长南丁班;2018年8月建立职业规划咨询团,有4位咨询师;2018年12月推出职业规划新书《觉醒:把人生设计成你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