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多时候父亲这个称呼总是比爸爸这个称呼来得沉重。我却习惯了在旁人面前称呼为父亲,不是不觉得父亲不亲切,而是我对父亲除了爱还有敬重和崇拜。
其实说实话我并不是很了解我的父亲。关于父亲的故事都是小时候,在村里上下乱窜,听到很多大人们说的。父亲那个年代生活很艰苦,可是爷爷和奶奶在父亲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父亲曾经天不亮就起床担着豌豆走好几个小时的路去城里贩卖,自己一边挣钱一边读书。初中毕业就自己一个人去了上海打拼,后来还自学考上了大专,考了会计。这让多年以后得知此事的我好生崇拜父亲。
我不知道父亲是如何度过那一个人的时期的,但我想一定不容易。尽管父亲很少提起。就是这样的父亲给了我勇敢和无畏。
也是在那时候,父亲和母亲相遇了,然后悄悄的有了我。那时候的父亲一贫如洗,家徒四壁。因此外公外婆极力反对父亲和母亲在一起,奈何我的母亲也是一个极其倔强的人,外公最后拗不过母亲,满是心疼还是让母亲嫁给了父亲。天底下的父亲都是一样的,都希望女儿能够嫁个好人家,能够幸福。
虽说是嫁,那时候的父亲却什么也给不了外公家,还是外公外婆一直在帮助父亲。我和弟弟也是在外婆家长大的。
父亲很爱很爱我,韩剧里德善的爸爸说:“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不是生来就会的。”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父亲第一次当爸爸很努力。听妈妈说,爸爸第一次为我洗尿布,我撒尿在爸爸的身上,爸爸也还是很开心。爸爸为我第一次流泪,爸爸真的为我做了很多很多,我知道的更多的我不知道的。
有些时候仅仅是为了开一个家长会,不辞千里不分日夜的奔波,上午赶到我的学校开完家长会立马又着急赶着回去工作的火车。那时候的我却只是自私的盼望父亲回来。
我记忆中的父亲很坚强,是我最安稳的靠山,是我所有的一切。可以满足我所有的小愿望,小时候虽然父母亲没有把我带在身边,放假父亲总是会回来接我去他那儿玩。而平时我有什么事情却总是最喜欢打电话给父亲讲,开心的不开心的,或是难以选择的事情、学习上的事情。都说女儿是父亲贴心的小棉袄,我觉得我的父亲更是我温暖的大棉袄。
我总是在索取,而父亲总是在温暖我。
高三那段时间,我和父亲的关系曾一度变得很紧张。因为学习压力,好多次我无理的朝父亲大吵大闹,宣泄我所有的不快。好像我所有的不好都是父亲导致的,那个时候的我不知道父亲因为我的成绩退步而夜夜难以入眠。
高考以后,我很胆小,像一只鸵鸟一样躲在家里。颓废了整整一个暑假,而父亲一边在小心翼翼的照顾我的情绪,一边在为我四处咨询学校。
那个黑色的暑假,到如今我也记不大清是如何过去的,总之最后在父亲和母亲的鼓励下还是收拾好心情鼓起勇气好好生活。总是坚信一切都会过去的,没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
可是大一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我和父亲爆发了一次史上最严重的争吵。也已经记不清楚具体是因为一件什么事情和父亲争吵,约摸记得那时候我大概是责怪父亲不爱我了,也再没好好的去了解我在想什么。
后来我听母亲说才知道,那次爸爸又被我气得流眼泪了,还悲痛的对母亲说,他还要怎样爱我。
我知道是我错了,父亲是一个极其要强的人。印象中只听母亲说过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家做房子的时候摆酒席请客都没有几个人来吃酒,要强的父亲为此一个人默默的在楼顶掉眼泪。自此一次再也没有过。
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其实父亲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子女的。比我们自己都要了解我们。
《摔跤吧,爸爸》中有一幕是女儿在外接受正规的摔跤技术后心理也逆反父亲残酷的训练,回到家跟父亲比赛赢后,父亲一下子老了很多沉默很多,父女也生分了很多。女儿按照教练指示却比赛节节战败,父亲来了,他知道女儿需要什么该怎么做,女儿终于相信父亲是对的,她赢得了比赛。
而我也是这样,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时候,父亲说我是受不了小孩子折腾的,我偏偏不信,自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耐心,可是当我仅是去幼儿园见习一周便是受不了了。父亲是对的,父亲总是很了解孩子们的长短。
父亲有时候也会给我讲很多的大道理,可我却从未听到心里去,还总是倔强的不耐烦的顶撞他:“该撞的墙我还是要撞,该走的弯路我还是要走,该犯的错我还是要犯。无可避免。”幼稚的和父亲争吵:“没有经历过怎么知道那是错的,又怎么会死心?”
后来的后来,我和父亲的交流越来越少。生活上的事情学习上的事情后来都少有和父亲提及酸甜苦辣都尽量自己受着。现在想来一个学期都快过去了,也没主动给父亲打一个电话。
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抗拒和父亲打电话了,因为我总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好怕说了两句就挂电话的尴尬气氛。
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的父亲也会老去,打心眼我总觉得我还小。
可是每隔一段时间见到父亲的时候,父亲的头发越来越稀疏了,眼角的皱纹越来越深了,我比父亲高了,父亲那一双精心爱护的手也还是避免不了岁月的蹉跎。
我知道父亲真的在变老了,所有的人都无法逃避生老病死。小时候总觉得父亲像一位盖世英雄,不论多苦多难,只要父亲在,就心安很多暖和很多。可是渐渐长大后,就觉得父亲追不上了,努力想挣脱他的说教和意见,他成了过去。
我们就像父亲放飞的风筝,向往蓝天的风筝在风的带动下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为了想离我们更近,他试着扯扯线,就是拉不回原来了。
龙应台的《目送》里说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是一场目送。你站在小路这端看着他逐渐消失,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用追。
有一天父亲终究要离开我们,或者说我们终究要离开父亲,也终究要独自面对生活。
父爱是深沉的,也是最令人动容的。以后的日子里,希望我们都能勇敢的生活,不再吝啬对父亲的关心和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