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设计书:Designote17°设计读书会
发现你的未知——再读《设计中的设计》

发现你的未知——再读《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SuerB | 来源:发表于2017-01-31 16:24 被阅读49次

Exformation 令平常未知

人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来获取和积累经验。人是懒惰的,也有风险回避的倾向。因此,人们在下一次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通常还是会选择同一个经验。

在这个信息流通异常发达的时代,一些经验快速沉淀下来,变成了知识,然后被传播。人们通过海量的渠道来获取这些知识,让自己变得「渊博」。

经验的思维模式是线性的,就像套路一样,往往只能把问题从起点带到终点。

很多时候,这些经验是可行的,但未必是理想的,甚至是我们创新的桎梏。它让我们看似高效地解决了问题,但却停止了思考。

原研哉提到了一个关键词——Exformation,意为「明白我们知道的多么少」。他建议我们摒弃经验主义,把知识变为思考的起点而非终点,令身边的平常问题、事物变得「未知」,就像「认知被掏空」的感觉。

对于设计师来说,需要时刻保持对世界充满好奇,不断审视身边日常环境的变化,从多个角度观察事物并思考各种可能性,从而锻炼自己的设计思维能力。

书中一个项目叫「再设计」,算是原研哉对这种「未知」的探索和练习。设计师们通过对日常生活用品的重新审视,处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些产品的意义,并提出自然、适当的优化方案。

Re-Design 再设计

另外一个项目叫「建筑师的通心粉展」,邀请了一些建筑师来对通心粉进行重新设计。他们设计出一系列充满创意的通心粉,并颇受欢迎。

建筑师的通心粉展,部分作品

然而,这些通过重新设计的生活用品、通心粉,为什么均无法进行大规模的商业量产?

我们周围很多不起眼的东西里面其实藏着很强的设计。

市面上常见的通心粉,图片来自于网络

这些生活用品和通心粉看似简单,稀疏平常,却有着复杂的标准和要求。它们都可以说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例如市面上在售的所有通心粉,都满足了所需要的全部条件——空心、表面积大、方便生产。而且,它们基于人类「吃」的强需求而不断进化——不好吃就没人买,没人买厂商就倒闭,厂商被逼基于产能效率、利润率和市场接受度来进行优化,从而得出了现在市面上百看不厌的简洁通心粉形状。

回形针,图片来自于网络

还有很多看似平常但充满智慧的设计,短期内都难以被超越。是否能超越不重要,思考的过程才重要。设计师们在重新审视这些事物的过程中,找到了清晰的方向与想法,而且展示出其理念与传统产品之间的明显区别。

重新定义「品牌」

很多品牌的产品都通过丰富的色彩、浮夸的修饰、复杂的工艺、前沿的材料来吸引消费者。

而无印良品不会这样「喧闹」。它的产品会让消费者感受到「这样就好」的恰意,而不是处处强调「我一定要这个」的消费主义诉求。

无印良品的产品,表面上都十分简单,但正是因为简单,所以适合在几乎任何环境下使用。而且通过设计,虽然表面简单,但并不平庸。

原研哉:无印良品广告的理念是「空」。向观众提供一个「空的容器」,让观众自己把意义赋予这个容器,从而产生传播。如何解读这个容器,依赖于解读者。

「空」是容器,承载的是受众的主观联想。它会诱发你填充各种感觉,并可以延伸出去,诱发想象。「空」本无个性,但人赋予它个性。

MUJI 杂志广告,家

就像无印良品的「家」系列广告,只用了「家」作为整个广告的文案,并没有其他细节或指向性的描述。不同受众看到之后,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想象,来赋予这个「家」不同的意义,有的人会想拥有一个大浴缸,有的人理想中的家要有一个大花园。

MUJI 杂志广告,家

简单的一个「家」字,却包含着接近无限的可能性。

原研哉:丰富蕴含在低调简单之中。无,亦所有。

感觉驱动

我们的感觉开始慢慢退化。习惯了电脑键盘的快捷输入,是否还记得钢笔笔尖在纸上滑动的感觉?

在一个以技术发展为驱动力的社会环境下,各种技术、材料推陈出新,人们越来越难接触到那些源自自然的东西,恰恰是这些陪伴人类亿万年的自然事物,才能刺激各种感官的敏感性。

我们设计师娴熟地运用各种颜色、形状、字体去吸引用户使用我们的产品。除了视觉之外,是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微妙地唤醒用户的其他感觉?

有土豆棱角触感的手机,深泽直人

书中原研哉的「触觉展」中,设计师将传统产品和自然材料巧妙搭配,在受众脑海里建立起一种微妙的关联,从而唤醒了人们的感受力。

木屐,挟土秀平 果汁的肌肤,深泽直人

这种对感觉唤醒的追求,绝不是简简单单的「情怀」,而是思考产品的形态是否可以更加多元,从而让受众的感觉更加立体。在冰冷的技术驱动型社会中,这尤为难得。

以上。

相关文章

  • 发现你的未知——再读《设计中的设计》

    Exformation 令平常未知 人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来获取和积累经验。人是懒惰的,也有风险回避的倾向。因...

  • 设计中的未知&已知

    用户打开微信读书,除了展示基础的阅读数据、推荐书目外,就是“朋友在读”的相关内容,也就是看好友最近的在读内容。无论...

  • 9个设计原则,你绝对学不会

    #设计原则# UI设计中9个设计原则,力证你的设计

  • 《设计中的设计》的设计

    新世相图书馆的第三本书。 纯白的封面,除了书名、作者和出版社之外没有任何多余,也许,这就是极简主义的设计的模样。 ...

  • 设计中的设计

    本文是一篇《设计中的设计》读书笔记,作者是原研哉。单提到他,可能不知道是谁,甚至感觉这名字奇怪(日本人),但是提到...

  • 设计中的设计?

    最初知道这本书的时候,是因为很多人的推荐,几年后无意看到,决定要用两天时间把它看完。 在这之前,我以为它是一本满满...

  • 设计中的设计

    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源地 什么是设计? 从我最初的感受而言:设计就是异于普通。但是通过《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使...

  • 设计中的设计

    11月9日 |《设计中的设计》 无印良品是如何影响世界? 书名:《设计中的设计》 作者: [日] 原研哉 今日解读...

  • 设计中的设计

    “所谓音乐,就是用听得见的音符和旋律,制造出一个意味深长的休止”。 真正的音乐是在音符与音符之间,乐章与乐章之间形...

  • 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设计师——原研哉的作品。他在书的扉页说明了,这本书就是专门为了给在设计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发现你的未知——再读《设计中的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lk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