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小尘

父母因为有一个朋友家的儿子,当时在清河州一中读书。为了证明自己女儿也不差,所以当他们听说一中降低录取分数线以后。历尽千辛忘苦,也要拿着我的成绩去找老师,让我进入这所学校。
因为当时,我自己的志愿,我并没有报考这所学校,所以按照程序,我是进不去的,且我已经被市一中的重点班录取了。
听我同学说,这个班每人还有每个月有100元的生活补助。可是即使是这些条件,我的父母都放弃了。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也开始抱着试试的决心,所以,我才进了州一中。
可是,如果现在让我重新来一次,我绝对不会再选择这所学校。
也许这里带给我太多不好的回忆,人的心里总有一种回避的心理。
在州一中三年,我换三个班级,语文老师,班主任,英语老师也在不断的变化。
我们的同学之情也很淡薄。
和别人差距太明显,我不习惯于去刻意和别人套近乎,加上高一那些一系列的事情,别人都认为我很难相处。所以同学之间也就是不咸不淡的同学之情而已。
而老师,不像初中时候,总是看着我们学习。
他们总是上完课就走人,如果你上课没听懂,下课你要去问老师也找不到人。
偶尔有几个老师,在办公室,但是像我那时候自卑别扭的性格,根本不敢不可能去办公室问老师作业。
我从小在别人家长大,我觉得自己心思异常敏感。
我们高一班主任是一位数学老师,姓吴,长得很有个性,走路也很有气势。他是在南广县城教出三个清华大学的学生后,被我们学校挖角过来的。
他除了是一名老师,还自考律师资格证,他还是一名律师。
他是那种努力认真生活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能吃得很多苦。
记得,印象中我见他啃着两个馒头,就回家了。那时候,我们很疑惑,觉得这不是贵族学校吗?为什么老师大中午还会啃馒头?而不去吃午饭?毕竟连我们学生都比他吃得好点。
后来听说,他为了买房子,一直在节俭过日子。而他的妻子,孩子,都还在下面县城里,他想他们一家一起生活。
到我们高三的时候,他真的在我们学校对面盖了一栋房子。当时,我们心里那个惊讶,觉得他真的很厉害,也很能吃苦。
而这样一位,对我这种数学有点反应慢的人,真是没有办法的,所以时间长了,我自然也引起不了老师的重视。
我也在很努力很认真的听课学习。有时候,课堂上也会问他作业,可是到考试的时候,太难的自己就是算不出来,考来考去都是七八十分,从来没有及格过,包括高考了,还是八十多分。
那个时候一百二十的满分,90多分才算及格。
还有一位老师,姓什么我已经忘记了,因为他只上我一年还是一个学期的物理课,后来换老师了。
这位老师为什么让我印象深刻呢?因为他脸上有很大的一块疤,但是他活得很自信,上课也很好。
他讲得推导公式那些我都能听懂,可是也许自己脑子数理化真是不够用,一到考试,我就真的不会算,只会写第一个公式。
我会经常问他问题,他也能耐心为我讲解,并且不建议我是差生,微笑耐心的为我答疑。
我也很爱听物理课,因为我感觉我和这个老师是一类人,我们都没有拥有完美的外表。
可是我们依然努力的生活和学习,适应周围的一切。
可是我真的有努力过,我还是不会算,所以最后还总是沦为别人的笑柄。
可是我从来没有畏惧过任何嘲笑,哪怕我只考了16分,还被父亲调侃没有我的年纪大,记得当时自己17岁。
可是我真的认真努力过了。
还有一位老师,就是接收我成绩的这位英语老师,姓尚,具体什么也忘记了,也只上我一年英语。并且她是学校年级组的组长。
她的口语很棒,性格看着也很厉害,属于女强人的类型。
当时我们学校,可以到美国游学参加夏令营,就是她带着学校的学生,和校长一起出国。
在2007年当时,觉得,哇,真是好厉害。
我当时,我有细细看过学校的材料,需要家里的各种条件都满足,连家庭的经济情况也必须如实填写,必须是家里资产达到某个数值以上的家庭的孩子才能去。
所以,能去的在少数,大家都是由衷的羡慕那些老师和学生。
现在看起来,其实有什么的,国外不见得有我们国内好。美国也没什么了不起,我明显更爱自己的祖国,毕竟它真的很厉害。
开始时,这位老师把我收入一中,是因为看到我的英语成绩。后来才发现,我的成绩不是因为有多高的天分,都是努力得来的,并且班上很多比我厉害的人。
于是,越发显得我们太过于普通,毫不起眼。人家说宁愿做鸡头,也不愿意做凤尾。
以前我就是愿意做鸡头的那种人,太没有存在感了,感觉自己会很自卑。
而成年后,才发现做凤尾才会更利于成长和进步。
后来文理分班后,我就分到一个很普通的班级,遇到一个和蔼的政治老师当班主任。我以为就这样应该能到毕业了。
到了高三,又重新分了一次班,又重新分配了不同的老师,这一次历史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
他是一位很和气,很可爱的男老师,历史课被他讲得激情四射,唾沫星子满天飞。
即使如此,他却深得班上学生的喜欢。
经历过友情,连续分班的打击,我以为高三就会平安度过去了。
直到家里出事了,我才发现原来有些事没有那么容易,青春总归伴随着一点疼痛的。
先是哥哥出事进去了,后来爸爸出门挣钱被骗误入传销组织。
家里瞬间只剩下母女三人相依为命,并且没有任何存款,并且还差着银行贷款,妹妹还在上小学。母亲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物质压力,开始变得有点歇斯底里。
母亲这种压力,同样传到我的身上。
可是我自己当时还有三个月就高考了。
我不知道自己那段日子怎么过来的,现在想起来感觉像是上辈子的事情。
很压抑,很难受,有点窒息,就是那种感觉。
只希望这样的日子快点结束。
只盼着,高考了,就结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