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研究▪性▪学习上班这点事儿心理
你说话的能力,决定未来职场的高度!

你说话的能力,决定未来职场的高度!

作者: 思文扫地 | 来源:发表于2018-03-15 23:26 被阅读122次


图片来自网络

1

行走江湖,随身两把刷子:内在的逻辑思维,外在的好好说话。

蔡康永曾问胡歌:“你喜欢长发还是短发的女生?”

胡歌说:“见到小S之前,我喜欢长发的;见了她之后,我觉得短发的更有魅力”。

蔡康永又追问:“如果有机会可以跟小S去旅行,你会带她去什么城市呢?”

胡歌回道:“带她去她老公在的城市。”

蔡康用又问:“那你愿意给几天时间与小S一起相处?“

胡歌说:“看她孩子吧。”

面对胡歌的回答,蔡康永大赞他“很会建立和女人之间的安全距离”。

胡歌说话巧妙,连番躲开蔡康永在问题中挖下的“坑”,还顺带把身在台湾的小S盛赞。

真的。会说话的人,在面对别人刁难时,都会从容应对:即可化险为夷,又能赢得口碑。

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人,事业又怎能不成功?

罗振宇说:职场,或者说当代社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表达能力。因为,在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而影响力是由写作和演讲两个能力构成。

相对于写作,说话涉及更加丰富的使用场景,以及更高频的表达方式。

知名大咖Spenser说:“不会表达的人,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错过了多少一次次成就自我的机会 。”

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

在职场,会说话的人通常是众人焦点,且易获取各种资源,进而拥有更多晋升机会。

而不会说话的,即便能力很牛逼,大多被人无情冷落,有种沧海遗珠的悲凉。

某天,当一个能力不如你的人被提拔,你会不断问自己:明明能力不如我,领导为何提拔他?

这个时候,通常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沉默,被动接受现实;一种是说话,站出来明辨“是非”。

这种境况,让我想起一句话:沉默可能产生误解,我需要说话。说话将我推向歧途,我必须沉默。

在职场,好话说话很重要。重要到,它可以决定你职场的未来。

2.

职场上,不会好好说话的人,大多是员工的命,很难成为管理者。

这是我混迹职场6年的第一个感受。

去年10月,我这边负责编制公司三季度经营分析报告。这个工作安排给小仲和小杨,小仲负责经营数据收集和汇总,小杨负责报告内容撰写。

工作安排后的第二天,小仲跟我说,某分公司大项目部经理A不愿意提供经营数据。

因时间紧迫,我直接打电话给A了解情况。A解释后,把他与小仲对话的QQ截图发我。

简短几句对话,就能看出小仲为什么得不到A的配合。

聊天记录是这样:

小仲:我需要前三季度XXX项目运营的全部数据,你发我一份给我吧。

A:仲经理,没问题。之前做过一次统计,我直接QQ发你。

小仲:我看了,你这个数据不对。给我最新的吧。

A:数据不会错的呀。我在前段时间跟公司汇报时就是用的这些数据,当时你们市场部和财务部都对数据没有提出质疑。

小仲:是吗?我就是感觉不对。

A:那仲经理,你告诉我哪些数据不对?

小仲:你还是核实一下,到时把调整后的数据发我。领导催的急,尽快给我!

A:我项目上事情多,你自己调整吧。

最后,两个人闹的不欢而散。

通常,经营分析这项工作沟通约占30%,主要沟通对象是经营单位,目的是制定解决方案。

如果你不懂得与业务经理好好说话,犯些与小仲这样错误,你的工作将很难开展。

从小仲与A的对话来看,犯了两个方面的错误:

(1)缺乏应有尊重:首先,小仲未给A应有的礼貌性尊称,如“某经理”或“某总”;其次,小仲语气中带有命令口吻;最后,小仲凭感觉否定A的成果,主观随意性强。

须知,与陌生人建立合作要做到三点:尊重+信任+互赢。

彼此尊重是最基本的。

倘若你说的话让对方感到被轻视,那他也不会给你尊重。即便你通过行政命令来要求对方,那也是下下策之选,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

(2)缺乏必要准备:面对A的质疑,小仲不但没有解释,反而搬出“领导”做挡箭牌,这让A觉得他在故意刁难。小仲此举,正是因缺少准备而采取一种愚蠢的自救行为。

你的身边可能遇到这样的人。

通常,他们开口就跟你谈问题、谈困难,或者把你批判一无是处,总之很少提供解决方案。这样的人,业内统称“喷子”。

领导提拔员工时,需要的是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人,至少也能提供建设性方案。而那些“喷子型”员工,哪怕你能力再强,基本上不在提拔人选范围内。

朱自清在散文《说话》中写道:“说话并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说话,不见得就会说话;许多人说了一辈子话,没有说好过几句话。”

所以,当发现与你能力、资历相当的同事升职加薪,请不要冷嘲热讽或怨天尤人,而要先问自己:进公司的这几年,你有说好过几句话吗?

3.

当你接触的人越多,你会发现,职位越高的人,和他们的对话就越容易,效率越高。

这是我混迹职场6年第二个感受。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说:“每次我以真格基金创始人的名义去投,就是投商业模式,这种投资往往是不成功的。但我以创业导师徐小平的名义去投,就是投人,这种投资往往特别成功。”

徐小平的“投入哲学”关键就在与创业者对话过程中获取有效信息。

蜜芽宝贝创始人刘楠,就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第一笔风投。

2013年,一家淘宝母婴用品大店提出高价格收购刘楠的淘宝商铺蜜芽宝贝。刘楠举棋不定,就利用北大校友圈获得青年导师徐小平的手机号码,尝试给他发了短信。

幸运的是,徐小平主动约她见面商谈。

刘楠怀着忐忑心情,前往银泰的私人会所会见徐小平,当时还有万嘉创投的老大张巍在场。

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会谈,彻底改变刘楠的命运轨迹。

会谈结束后,徐小平很激动地跟刘楠说:“你别卖了,我投你。”

很快,徐小平给了刘楠100万元过桥贷款。紧随其后,刘楠拿到了真格基金和险峰华兴的800万元A轮投资,至此走上“独角兽”之路。

徐小平曾回忆说,“当时,刘楠说了两个半小时的纸尿裤。但在谈话时,我感受到她完全是出于一种母爱的本能进入母婴用品行业。母爱是她的创业基因,她不过是想保护孩子,她自己的,乃至全天下的。”

对刘楠来说,她只是把内心想说的表达出来,而徐小平却通过这次对话将她内在东西“楸”出来,包括行业经历、决策力、领导力以及影响力等有效信息。

俗话说,听鼓听声,听话听音。听音,就是别人说的话你要多想想,有些话在字面是看不出什么,要理解话的本意。这就是弦外音。

作为一名管理者,听懂对方的弦外音才能保证对话的高效性,才能保证工作的高效能。

对话上级领导,能读懂其真正意图,做出的结果才能让领导满意;对话下属同事,能读懂其内在期望,才能挖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对话外部客户,能读懂其深层需求,才能加深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者,以上这三点无法做到,我想你的职业生涯面临两种结局:一是止步于此,生涯到天花板;二是被人替代,沦为边缘人物。

所以,在我看来,不会好好说话的员工,很难再晋升;不会好好说话的管理者,迟早要出局。

4.

子张曾问夫子如何求得禄仕,夫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翻译成白话文:“要多听,有疑虑的先搁置不说,有把握的要谨慎说,这样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虑的先搁置不做,有握的要谨慎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仕途就可得。

现如今,我们何尝不是“子张”,内心极度渴望拥有这些禄仕。

幸运的是,夫子的话中为我们提供一套职场说话的逻辑思维:

倾听观察(多闻、多见)—客观描述事实(慎言、寡尤)—表达感受和需要(阙疑)—提出请求(阙殆)—执行与反馈(慎行、寡悔)。

(1)倾听观察:刚进职场,前辈或许会跟你说,多看多听多想少说(三多一少)。可现实是,你熟悉公司环境后,你改成:“一多(多说)三少”或“四少”。

就拿小仲来说,如果对数据有疑惑,合适做法就是先分析数据找到症结,然后告知A错在哪。而不是张口就说,话不过脑子,其后果就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倾听观察的目的就是“知彼知己”。只有你熟悉某件事或某个人,你说的话才更具有针对性或目的性,别人才会重视你,这样才能将对话持续下去。

(2)客观描观事实:大多数在与人对话时,喜欢先入为主,把自己对某件事的评价说出来,而非客观陈述事实。

刚工作那会,领导经常这样对我说:“我给你这么长时间,你到现在居然都没做好。”言外之意,就是你能力不行。但他明明知道,我工作效率很高,没有完成必定是有特殊原因。

他没有把疑虑搁置下来,反而给我一个负面评价,相当于贴了个能力低下的“标签”。造成的后果,我的逆反心理很强,即使不说出来,也是带着情绪工作。

现实中,我们太习惯对看到人及行为做出直接评判和分析。在缺乏倾听观察的情况下,这种评判和分析都是很伤人的。

我的这位领导,工作能力很强,但在竞聘公司总助公示期间因群众反应强烈最终被“拿掉”,职业生涯基本见顶。

(3)表达感受和需要:

职场中,当你听到事关你的话,你可能会做出以下行为选择(参考《非暴力沟通》): a、认为自己犯了错;b、指责对方;c、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d、用心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现实中,在听到对自己不利的话,多会选择b,常常引起对方申辩或反击。可如果你选择c,并把它说出来,效果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在《沟通的艺术》中写道:表达感受,要运用清晰信息和为别人保留面子的方法来说,即不带情绪地描述行为、提出两种可能的解释以及请求对方对行为诠释或澄清。

设想,如果我之前领导这样说话,时至今日或许已官至公司副总。

“这个方案应该周一给我,但你到周三下午才发给我(描述事实,未评价)。你平时工作效率很高,也很少拖延的,我有点担心(表达感受)。我在想是不是给你的工作太多,或者你有什么事情给耽误(两种解释,给我保留面子)。你要是有什么困难,现在就跟我说,我来想办法帮你解决(表达需要)。”

当你明确表达自己感受和需要,对方才会快速做出决策,提高对话的效率。本质上,这是对双方时间的基本尊重。

(4)提出请求:职位越高的人,你会感觉对话很容易。这是因为他们可以读懂你的请求,知道你要什么。

但往往你说的请求大多含糊不清,这就导致A事变B事,甚至是C事,搞的一团糟。

而张楠之所以幸运,在于徐小平洞悉人性,可以从话中读出她的具体请求。

而徐小平说自己请求时,特别具体:你别卖了,我投你。

所以,当你或他不是徐小平时,请把你的请求说的具体些。你要告诉他,你需要他做什么,而不是希望他不做什么。

另外,你的请求必须与命令划清界线。带有命令的“请求”,得到的多是敷衍和冷淡。

(5)执行与反馈:当你向对方提出请求后,尽量委婉请对方给予你反馈,目的是确认两点:一是对方是否认同你的请求;二是对方是否对具体细节了解清楚。

通常,细节能否理解的透彻,是行动能达预期目标的关键。

家刘震云在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矛盾文学奖)中写道:“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生活如此,职场亦如此。

职场中,与人打交道的关键,就是好好说话。话说好了,一句顶一万句。话说不好,一万句也顶不了一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说话的能力,决定未来职场的高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twk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