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敲棋子
“手谈标昔美,坐隐逸前良。
参差分两势,玄素引双行。
舍生非假命,带死不关伤。
方知仙岭侧,烂斧几寒芳。”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咏棋》诗,“手谈”与“坐隐”后世变成了围棋的别称应起源于此。李世民是马上得天下的雄主,从随父亲李渊太原起兵到玄武门兵变登上帝位,依靠的是天策府的军事实力,也是因他熟知兵法军机。他的这首五言咏棋,是在棋枰上对自己半生戎马生涯的总结,也是为他励精图治而进行的韬略研习。
围棋是古代“琴棋书画”四艺之一,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被西方世界誉为“没有结论的思想,没有答案的数学,没有作品的艺术,没有石头的建筑”。读高中时“中日围棋擂台赛”正如火如荼,聂卫平威名赫赫,被人们视之为“民族英雄”。同学中有不少围棋爱好者,下午放学不急着回家,而是在课桌上铺开棋盘,取出棋子开始对弈,旁边也聚集一圈人围观。等住校的同学吃过晚饭都回教室上晚自习了,这边棋盘上依然激战正酣,下棋的和看棋的都忘记了饥饿。班主任察觉到这个情况,宣布要以学业为重,不允许在教室下围棋。同学们却另有高招,用钢笔在纸上划好棋盘,分别以铅笔画圈或叉代表黑白棋子,辅以橡皮,可吃、可围、可打劫,从远处看去像是在讨论问题,老师过来了,就拿书本或试卷压在上面,毫无破绽。这种玩法不拘时间地点,即使不同座也可通过你来我往地传递“棋盘”来对弈。但两个人尽情厮杀时,感官往往不灵敏,因此经常有棋手被老师抓了现行,被老师指着鼻子教训“玩物丧志”,被罚站、写检查。
围棋确实有魅力,能让人废寝忘食。最神奇的故事是《述异记》里的王质烂柯。“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来以“烂柯”比喻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比较有名的是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陆游《世上》中的“吾棋一局千年事,从使旁观烂斧柯。”等。
人生也如围棋。棋盘棋子的方与圆、黑与白,下棋过程中的攻与守、断与连、实与空、得与失,无不蕴含着人生哲理。围棋中,每一枚棋子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但是一枚棋子何时出场,在什么位置出场,价值绝不相同。围棋讲究落子无悔,人生也没有回头路,关键处要谋定而后行。还要以平常心面对胜负,及时复盘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毫不气馁地坚持下去,因为活棋才是硬道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