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花一朵朵,想法一堆堆。
今天,小澡哥继续阅读杨国荣教授《成己与成物》的第一章 成己与成物视域中的意义。小澡哥摘录读书笔记如下:
1. 在理解—认知的层面,是否拥有一定领域中的知识系统,往往制约着相关的现象、事物是否呈现意义以及呈现何种意义;在目的—价值的层面,已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理念,则影响着人对外部现象所呈现意义的评价。
2. 成己与成物以认识自己与认识世界为题中之义,后者表现为广义的认识过程,而在广义的认识过程中,认知与评价无法彼此相分。
3. 中国哲学对“象”的理解,更具体地展现了意义的理解之维与意义的价值之维的相关性。作为内含意义的符号系统,以卦象为形式的“象”在总体上表现为特殊与普遍、形象与观念、静与动、语言与非语言的统一。《易经》中的“象”作为符号系统既包含认知—理解之维的意义,又渗入目的—价值之维的意义。
4. 从更深的视域看,作为成己与成物的实质内容,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改变世界与改变自己的过程既包含对世界与人自身的理解,也与价值意义的实现相联系。
5. “是什么”的问题本于实然,“意味着什么”的问题则往往引向当然,而在成就自我与成就世界的过程中,实然与当然无法彼此分离。同时,自我的成就与世界的改变不仅涉及“应当”(应当做什么),而且关联着“如何”(如何做)。
6. 以成己与成物为指向,“是什么”与“意味着什么”、“应当”与“如何”呈现了内在的相关性。“是什么”展现的是理解—认知层面的意义,“意味着什么”所蕴含的,则是目的—价值层面的意义,正是实践过程中以上方面的彼此关联,构成了意义的理解之维与价值之维相互关联的现实依据。
7. 符号可以区分为语言与非语言二重形式,从理解的层面看,语言显然具有更基本的性质。也许正是有见于此,杜威认为:“语言是抚育一切意义的母亲。”
8. 语言的出现与人的知、行过程无法分离。历史地看,正是人的知、行过程的演进和展开,为语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本原。对语言意义的考察,不能离开这一基本事实。
9. 以人的知、行过程为本,语言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描述(description)、表达(expression)、规定(prescription)。描述以事物的自身规定为指向,在这一层面,语言的意义体现于如其所是地把握自然。表达以人的内在观念、态度、意愿、情感等内容,这一层面的语言意义渗入了对已然(包括既成的现象和行为)的态度和立场。规定则既基于实然与已然,又以实然与已然的改变为目标,与之相关的意义包含着应然的要求。
10. 如果说,描述与“是什么”的追问具有逻辑的联系、表达更直接地关乎“意味着什么”,怎么规定则涉及“应当成为什么”。
11. 语言的意义不仅体现于语词和所指关系,而且关乎达到所指的方式,后者同时也就是被表达事物的给定方式。弗雷格曾区分了指称与涵义,指称以语言符号的所指为内容,涵义则体现于这种所指(对象)的符号表达方式。比如,“晨星”与“暮星”的指称相同(都指金星),但作为表达同一对象的不同符号,其涵义则彼此相依。
12. 当人的情感、意愿、态度、立场仅仅以内在意向为存在形态时,往往无法为人所理解或为人所知,然而,在它们被语言表达出来后,便获得了可以理解的形式,而从语言的层面看,这些情感、意愿、态度、立场,等等,便构成了语言形式所蕴含的意义。【读小说让人情感丰富,读诗歌让人充满激情,就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