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18章里有一句话:“成己,仁也;成物,智也”。什么是“成己,仁也”?什么又是“成物,智也”?
我以前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现在反复读反复念,似乎找到了一点感觉。
还有,在和同学的互动交流探讨过程中,我对这句话的意思越来越明了。
现在,我把“成己,仁也;成物,智也”理解为成就自己就是仁,把自己以外的事物搞定,就是智慧。
当我这么理解这句话并联系我以前遇到的人和事,我慢慢地想明白了。
我以前理解的仁是仁慈、仁义和仁爱,我从没想过成就自己是仁。
我以前总希望去帮助别人,忽略了自我学习和成长,反而耗掉了自己的能量,自己的精神状态也不好。我以前并不知道这是本末倒置。
现在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为什么自己会觉得很累?
因为自己充电不足,学习和体悟都不够,能量没有得到提升,给出去的能量没有得到回馈,没有补给,于是耗能了。
我在2016年办了一个精读两性婚恋情感系列书籍的读书会。当时,我的一个朋友见到我,她说我做那个读书会是耗能的,因为我自身的精神状态不好。去做,反而耗能。我不以为然。我当时认为自己种下了很多和谐的种子。不过,做到后面,我感觉力不从心,没有聚能,反而耗能。我不是婚恋情感方面的专家,我也没啥实操经验,我解决不了很多书友的问题,也没法帮到他们。我需要提升自己的能量。
平时我们都会说“要给别人一碗水,先得自己有一桶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不会自觉运用。
如今,我意识到自己平时没加强学习,却一味付出,其潜意识是“我是个好人”。
我想这个问题很普遍。或许有些朋友也像我一样,学个一知半解,就忙着去帮助别人,却不知自己几斤几两,没有去惦量。
明明自己只有100斤的体力,却勉为其难要去背200斤。结果自己会被压死,100斤都没有人去背了。
成己,仁也。先把自己成就了,别人看到我们的状态改变了,能量提高了,会对我们产生好奇心。我们就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影响了别人。别人也幸福自在了,仁也就在其中了。
试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自我成就了,世界也就和谐美满了。
成己,仁也。先自我修身学习成长,把自己经营好。爱自己,有余力爱他人。先提升自己的能量,再去影响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