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的名字》,想正儿八经的写个影评。其实是很多很多感想。
记得初二某个考完试就能早回家的下午,看了《秒速五厘米》,第一次认识新海诚这个漫画家,不知道是那时候未成年容易被那种纯净的情愫所打动,还是被画风和BGM美到哭,反正当时看的时候泪目了。其实现在回想起来,《秒五》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还是画风,毕竟第一次见到那么美那么纯的画面,犹如写实的油画但又不真实得露骨,加了一层水彩滤镜变得写意一些,这样的画风在我那时候所看的为数不多的动漫中确实很出众。看完之后,搜了他往期作品,特别少,那时候只搜到了短篇《她与她的猫》、《星之声》、《云之彼端约会之地》,这几个作品的人物画风我实在不能苟同,毕竟早期作品,但也许也是看完秒五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感觉,所以也没适宜的心情去看别的了。并且在言叶出来之前,真觉得其他作品无法和它比较。
后来发现周围的人基本都没看过这部,而我这人刚好就是那种对自己喜欢的而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想保护起来妄图独占的小气鬼,之后也只是偶尔跟别人提到,从不强烈安利。然后还把自己的Q名改成5cm/s,还经常被别人问什么意思,感觉自己好有意境,嗯嗯。
—— “你知道吗?听说樱花飘落的速度是秒速五厘米。”
—— 秒速5厘米,那是樱花飘落的速度,那么怎样的速度才能走完我与你之间的距离?
《秒五》给我的感觉是粉色的,不落浓艳的淡粉,直接地说就是樱花粉。这个故事大概讲的是青梅竹马的异地恋最后错过了。其实说起诚哥的作品,我觉得根本谈不上情节,他的作品应该是由画面和配乐堆栈出来的意识流小情愫。虽然距离第一次看都好几年了,并且对于看过的东西我也不太喜欢去回顾,但依然记得很多《秒五》的情节——小时候的男女主走过樱花飘零的街道,小女孩撑着伞转身问小男孩“你知道樱花落下的速度吗”;男主冒着风雪坐新干线到远在九州最南端的鹿儿岛见女主,在月台上拿出女主给他写的信笺却被风刮跑,眼里流出的泪水;成年之后互相的找寻,依然是在那樱花飘落的街道,擦肩而过,站在火车轨道两旁的两个人被突然驶来的火车隔开了距离,背影,消失,错过,这时候响起one more time,one more chance,一个大叔音,充满磁性的低音炮,倾诉着一次又一次的失去。当然不仅是这首ED,整部影片所配的由天门作曲的纯音乐都是特别棒的,比如ED的纯音版。
“隐约雷鸣/阴霾天空/但盼风雨来/能留你在此。”
高中大概也是某个考完试就能早回家的下午,《言叶之庭》出来不久,刚好找到了片源,果断下的1080p,诚哥的作品不看高清都是浪费。言叶之庭,就像名字一般,给我的感觉是冷绿色的。下着雨的灰蒙天空,被打湿的绿叶,喝着罐装啤酒的女人在亭子躲雨,偶遇同是躲雨的少年。其实《言叶》的故事情节我觉得很一般,甚至有点狗血,我不太喜欢,说白了就是师生恋的故事,并且已经接受诚哥的秒五画风设定的我,觉得言叶的画面只能说是正常地有所提高,所谓的每一帧都能截成壁纸的水平。但这样对我来说不讨喜的故事最后我还是看泪目了,泪点在于将近结尾的大概10分钟左右切入的ED,秦基博的Rain,这个ED切入点简直拯救了整部影片,也将这个本来太过乏味沉闷的故事推向了高潮,这首曲子的几十秒播放仿佛已经把整个故事的情愫都表达的清清楚楚了似的,我记得音乐一响起来,配合上帝视角的全景转场画面,整个人都酥了,但是很畅快。而且这首曲子简直神曲完全听不腻,现在还经常听,每次听就被拉回故事设定里来。但没看过言叶的人去听这首曲子应该是无感的。某种意义上说,影片和配乐的关系大抵就是肉体和灵魂的联系吧。
大学刚入学的时候觉得好无聊,好想找点东西看,但又懒得追番,几百集的经典也看不下去,就想看动漫电影,又把诚哥翻出来搜索了好几遍,找到了部不那么早期的《追逐繁星的孩子》,也是在下午看完的,给我留下的印象不多,感觉相较于《秒五》《言叶》的小清新感情主题,这部在情节构思上摆脱了小情小调,比较恢弘,揭示了一些人性啊自然啊的东西,稍微有点宫崎骏式的味道,但总体来说不太符合诚式风格,包括ED那首hello goodbye and hello女音过于柔弱,不能撑起画面,没有回味感。(这么说,突然发现秒五和言叶还有你名ED都是男音,回味无穷啊)。
废了半天话,这才开始进入《你的名字》。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依然是下午,一个人,看诚哥的作品。说实话,他的作品还真就适合一个人看,我觉得被影片触发泪点是挺羞耻的一件事,假若无法在泪点上引发共鸣,换句话说如果一起观影的人不能在同个点上一起哭的话,实在尴尬。
首先来说画面,毋庸置疑诚式风,但被放到巨幕之后反倒不能展现帧帧截图是壁纸的优势了,但依然美到哭,特别是诚哥特别擅长的画面视角由近及远的拉伸,比如主人公仰望天空,画面视角从眼神拉到天空的彗星落下,空间的纵深感让人有一种畅然,之前的《言叶》也有很多这样空间视角拉伸的镜头,这种画面展现手法真的很棒。再说音乐,配曲很好很流畅,是与言叶ED类似的略快节拍的男音,ED的切入点也恰如其分。画面和音乐,我所认为的诚式风两大标签说完了,按理是没啥可说的了。然而这回要说的是我一向忽略的故事情节,是的,诚哥又进步了,竟然把情节加进来了。错时爱恋,混乱的时间轴,这样的主题,在我看的为数不多的电影中我想到了两部——《不能说的秘密》和日本电影《情书》。尤其是前者,这部杰伦的导演处女作,当时看完觉得错时这个题材还是挺新颖的,也可能我当时看的电影太少吧。看完《你的名字》后,我的脑子里就开始找寻《不能说的秘密》的一句歌词,“或许命运的签只让我们遇见”,而我认为《你的名字》应该是“或许命运的线只让我们遇见”,刚好“签”、“线”的韵也能押上。《不能说的秘密》是直接的错时相遇,无法说明男女主到底在哪个时空相遇了,到底是女主从过去来到了未来,还是男主从现在回到了过去,这似乎还能牵涉一下霍金的“平行世界”观,anyway,相遇即是美。而《情书》我虽然没完整看完,但故事大概是以男女主人公重名为主因,死去的男主的妻子因怀念男主不断给男主写信并寄出后被同名的女主收到,从而揭开了一些沉底的往事,时间线是正常的,但这种方式仿佛是一种隔空对话,而同名又好像是交换了身体,从某种程度上也很有错时的意味。写到这,我又想起《世界奇妙物语》里有一篇也是类似的错时相遇,但《世奇》的故事实在多,也不记得哪篇了。总之,我觉得错时爱恋这个题材还是挺普遍但不至烂大街的。
回到这部影片上来,情节是以交换身体为主因所造成的错时相遇,但其实他们并没有真正地相遇,以对方的身体和周遭来了解对方,并通过交换,改变了对方展现给他人的性格,而所改变的性格也得到了周围人更加的喜爱。可见,男女主的性格有很多互补的部分,这种互换模式也像是恋爱模式,了解与改变。像这种互换身体后的生活日常,讲述手法也并没有采用流水账式,而是以快节奏音乐来配合情节在几分钟里一笔带过不拖沓,我也特别喜欢这段过场。之后某一天两人不再交换,男主去找女主,这部分的故事走向我觉得越来越扯,并且叙事稍微有点混乱,但是无论如何最后都是拉回来了,并且也都衔接上了,在这一过程中,男主多次自问“我到底在寻找什么”,其实我好想说你就是在找你女朋友呀,但也正是这段男主的自问打动了我,是的又泪目了,每个人好像无时无刻都在找寻些什么,前段时间看完《孤独六讲》,里面有一句“每个人都是被劈开成两半的一个不完整个体,终其一生在寻找另一半,却不一定能找到,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我们都在找寻另一半,也就是所谓的爱,但能和自己完全吻合的另一半大概很难找到,或许根本不存在,除非是另一个自己,所以并不是孤独的人太多,而是真正两个人能完全契合的情况太少。而男女主费了这么大的周章,穿越时间、空间,不过就是为了最后的相遇与契合,但所有困难都是值得的,因为他们两仿佛就是互相被劈去的那一半,仿佛来到世上就是为对方而生的。
其实《秒五》《言叶》《你名》这三部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起于相遇,止于相遇。诚哥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仿佛这样的故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有可能和某个人遇见,但也仿佛永远不会发生,因为并不是所有相遇的双方都能产生羁绊,一种忽近忽远的与电影的共鸣,既有期待但终究还是幻想。初高中看完前两部我还会沉湎个几天,总觉得好美呀好期待自己也有这样的情节。但现在我倒是很容易在看完之后拉回现实,因为稍微想想就知道相遇之后在一起的生活就不一定如此美好,免不了的就是争吵啊不和啊不理解啊之类的琐碎,这样的琐碎也没法美起来,但这是现实,无法避免。现在的我真是喝不进鸡汤了,这样的小清新大概也只能让老夫我的少女心激起几秒涟漪就又恢复平静了。但也渴望,多做做白日梦,跳出庸常的现实,跳到生活的别处去。
最后再说几个诚哥在这部片里自我致敬的片段吧,比如课上老师讲到了《万叶集》里的俳句是在向《言叶》致敬,连两部影片里老师角色都长得差不多;有一段女主到东京找男主的片段画面集中在女主脚上,我觉得完全是致敬自己是足控啊,(刚好早上看暴走漫画对新海诚的采访中诚哥自己说自己是足控!),并且《言叶》也是足控大作哈哈。
秒速五厘米言叶之庭
你的名字
初中的《秒速五厘米》,高中的《言叶之庭》,大学的《你的名字》,画风、配乐、情节,总之诚哥一直让我们相信在离我们最近的那个平行世界里一定有一个人在等你(但你这辈子可能也碰不到哟)。
诚哥一生推,比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