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个地方旅行,如果不拍照、不吃当地特色食物,跟没去一样。
同意吗?
我喜欢吃,尤其是各地的特色小吃。
那年我们几个同事一起去厦门学习,看到路边摊挂招牌曰“姜母鸭”,顿时垂涎三尺,跃跃欲试,一试果然好吃,至今回味无穷,心心念念。
又那年一家人去桂林旅行,先生身体不适,要在宾馆休息,我和儿子步行着走到市中心夜市,我们吃到了很多好吃的。第二天一早又去吃地道的桂林米线,虽然桂林米线在北京的店面很多,但那味道实在是没得比。白天又在桂林街头,吃了有名的烤豆腐,至今怀念,每一想起,口齿生津。
乡行散记之家乡味现在,带着儿子回到了老家,于他而言,这里是妈妈的老家,别人的故乡。没有同龄人,和老人家也没有太多的话题,他就剩埋头刷手机了。
于是,当妈的我啊,想着每天带着他去尝尝老家的味道。
这孩子爱吃羊肉,他曾经这样讲:“妈妈,为什么人们说羊肉有膻味儿呢?那哪是膻味儿,那是鲜味儿。”同样是人,味蕾的差距咋那么大呢?
我姑姑家里有地道的后山山羊肉,切切地邀请:“岭岭,老姑给你炖羊肉好吗?”他就说好啊好啊,嚯,毫不客气的就来了。
内蒙人家请吃饭,实诚,没有七碟八碗儿,就是大块的肉,大锅的饭。肉,是真香。儿子吃了不少,说:好吃,地道。看他大快朵颐,我内心是纠结的,既愿意让他吃得香,又怕他吃得胖。
某天傍晚,我们一起去品尝了荞麦饸烙面和骆驼肉馅饼。荞面是粗粮,对身体有益,但这么一大碗,汤汤水水满当当,吃下去也是够可以。但家乡面食的味道,实在是独特,我呼噜噜把一大碗吃下去了,完全忘记了我的159。
话说内蒙的豪华早餐是烧麦配砖茶。清早起来,溜达着到烧麦馆,要一两烧麦,沏一壶砖茶,倒一点山西陈醋,就一瓣儿腊八蒜,美气!
烧麦的皮,薄如帛纸,白似霜雪,蒸熟之后,晶莹剔透。烧麦的馅是纯羊肉配大葱,招牌店讲究不用绞肉机出,而用手工刀切肉馅。蒸熟之后,小笼屉上桌,三个五个蓬蓬头烧麦,慵懒地卧着。用筷子夹起蓬头,放置小食碟中,淋醋于白衣之上,用筷夹开,顿时肉香飘逸。微微浸醋少许于肉馅化化油腻,开始享用。边上有沏好的酽酽的砖茶伺候,呷一口,肉味茶香在口腔交汇,喉间被洪流冲荡,油腻尽消,于是,再来一个……如此这般,吃得安适舒坦。
乡行散记之家乡味在内蒙,烧麦馆子很多,足见当地人对它的喜爱。我们去的是一家老字号——萨县老馆子,早点主营烧麦。陈设装修风格古朴拙实,很有特点。座位之间窗格围挡,用算盘装点,既有分区,又隔而不隔。名字叫的也好——懵懂楼,老家话这两个字的发音和普通话没什么区别。初看不以为然,细思颇有深意,留给读者发挥吧。
乡行散记之家乡味我们俩要了二两烧麦,一锅奶茶,取几样小菜,烧一壶砖茶,坐定,等着现包烧麦蒸熟上桌。不仅有烧麦上桌,旁边奶茶慢慢烧着,儿子口味重,加醋配辣椒,吃得痛快淋漓,其间还不时说:妈妈,您吃啊。
我且等着这锅奶茶,好好的煮透,炒米变软,奶皮入味才喝。好好享受这段光阴!
乡行散记之家乡味想想我十多年离开家乡,每一回来,惊鸿一瞥,家乡风物匆匆掠过,不能深入。惟有吃烧麦时,是深浸的,每次我甚至有种不曾离开过家乡的错觉。儿子三年前飞到国外求学,那里的羊肉难吃难买。于他而言,家乡就是可以吃到地道羊肉的所在。
想来家乡味,就是这样吧。
乡行散记之家乡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