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大家都试过在赶着出门时发现自己落下东西。我的做法一般是一边责怪自己没记性,一边走上楼重新拿。
那如果是孩子出门丢三落四呢?我的表情会很不满,不耐烦地说:我都提醒了你要带的,你自己去拿。这时候,孩子就开始对抗,闹别扭要我帮他拿。而我觉得这不是我的事情,不应该我做,然后两人僵持不下。直到第三人出来说,就这点小事,我来拿吧。
今天,致致在上车出发去学校的前一刻,我们一起发现书包里没带备换的短袖衣服,昨晚和今早我都有告诉他,以后你要自己补充书包里的衣服,他今早确实自己拿了衣服,但没有直接放在书包里,而是放在了书包旁边,自己就分心跑去吃点零食了。我看到了,也特意没提醒他,然后下楼推车。
等他下来,书包拉链是开着的,我很平静地说:我好像看到没有衣服在里面。他也很平静地看了一眼,说:我忘了。然后自己麻利地转身自己上楼拿了,没有半点负面情绪。
当致致上楼拿衣服,我一个人呆着,也自问了一下:你的感觉如何?我觉得很平静,就等等他吧。然后,我就打开“懂你英语”app学了起来。
等到他下来时,他眼睛眨巴着看我,感觉是在观察我有没有什么情绪,我平静地给他挂书包,然后开车,一路闲聊,感觉挺好。
这件小事给我带来很多思考。第一,并非每件事都要我表达出来,孩子才知道自己的责任,他知道自己的领地包括哪些事情的。第二,给孩子犯错的安全感是指我们要给他一个稳定的情绪,给他走弯路的时间,让他知道自己即使做错了,我依然在他身边。第三,我感受到了新的应对模式给我带来的惊喜,原来我可以用平静的情绪面对孩子的。今天我做得挺好的。
我决定从这些小事来观察一下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建构的过程。明天我再观察一下孩子有没有记得拿衣服,看看孩子自我调整的周期,这挺有意思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