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上图这本书,我曾经在当当网上看到过,本来想买下来,后来到图书馆一查有这本书,那我就借来看了,“书非借不能读”嘛!
然而,我翻看了一下,觉得索然无味,很难读下去。为什么呢?这本书可是鼎鼎有名的。梁启超推荐过,某某某推荐过,反正有好多人推荐过这本书。那我就想这么多人说这本书好,那一定有它的可取之处了。所以我就借来读了。
然而,我感觉这本书,不知道是文章词句不合乎我的韵味,还是这本书的深意我不能明白。反正就看了前面几篇,我就有一点看不下去了。难怪章学诚会说,现在没有人理解我,以后会有人理解我。他这个人还真难理解啊。乾隆时期的人少有能够理解他,我现在也比较难理解他。既然梁启超说他写得好,那就是一定是我学识浅薄,看不懂。所以我想随便翻翻得了,等以后我学识长进了,再来回过头来看吧。
我估计,看刘知几的《史通》或郑樵的《通志》,可能还会好读一些。感觉清人的文,比不上唐宋,唐宋的文,比不上汉魏,汉魏的文,又有可能比不上先秦。
大约文章以简约为美,不废话。梁启超说的。能用一个字说明的不用两个字,能用一句话的不用两句话。觉得有道理。
文辞达意,简约为美。章氏之文理似翻来覆去,不太好读,不顺畅,个人以为比读梁启超文的感觉差远了。梁文读之不免高声吟诵,摇头晃脑,有抑扬顿挫之感,并心有戚戚然,读完似有余响,意犹未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