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缘分的开始
5岁那年秋天,随着父母工作的调动,全家搬进了省城。
为了让年幼地我能尽快适应环境,母亲又千辛万苦地找到了一所H大学家属区的房子。
如同爱丽丝误入仙境一般,还未形成什么三观的我,莫名地闯进了大学特有的环境。
明明不属于那里,却偏偏又生活在那里。你要随着改变,学着适应,然后与之自然而然的融为一体。
不得不承认,后天环境还是很影响人的。这也算是人生中最特殊的经历了吧。
02 就那般生活
初春,诺大的校园是“躲猫猫”圣地;热夏,最爱躲在泳池里学游泳;秋日,总和伙伴们上树摘果子;冬天,一边挨着冻一边享受溜冰的刺激。
还记得当时每天早上6:30,就会有学生拎着暖壶排队去水房打热水了。
房门口总是奇怪地堆着一堆水壶,上面贴着“谁偷谁挂科”之类的白纸条。
中午12:00是他们的下课时间,因此我们附属小学的孩子们吃午饭要赶在他们前面。
可是当时的我们不知道,以为自己就是饭堂的全部食客,还在幼稚地担心那些哥哥姐姐们会没饭吃。
而每天下午4:30,校园广播里会放英语听力。里面的女声口语很是好听,因此那个姐姐便成为我人生中第一个想要学习的对象。感谢她,让我现在的口语也很棒。
晚上6:30,篮球场上会人山人海。那时候的我会骑着滑板车,或是穿着轮滑鞋在附近遛弯。
唔,当年曾经因为自己是全校第一个有滑板车的孩子,很是骄傲了一番呢。因为校长都来问我是在哪里买的,她想要一年级的小孩子都滑这个~
03 此生之唯一
算一算,我们那时候不仅占用人家饭堂、球场,还有冰场和自习室。整个大学,貌似没有我们小孩子不能撒欢的地方。
还记得第一次闯进大学课堂的感受。
教室的桌子一层比一层高,正前方的老师手里正拿着一颗骷髅头,吓得我们一群熊孩子扒在门口直尖叫!
老师不得不停下讲话,过来哄我们离开教室。我大方地告诉他,我们是找地方来躲雨的。
也不知怎么,那些学生都爱转过头来看我们,还笑。是在看我们有多熊吗?
那是自己第一次坐进大学的课堂,时年6岁整。
那也是我此生唯一一次坐在那样的课堂上,听了一堂再不会属于我的专业课。
长大后的我才知晓,那种教室是阶梯教室,人家老师有职称,称教授。还有……他当时手里的骷髅头,是真的。
04 难忘小秘密
我知道,那个时候H大的家属区一共有多少栋、大院里哪片花田是新栽的、哪棵老树被拔了;
也清楚,合作社里的菜最便宜、文具店的铅笔永远不会断货、这里的所有人看病最是方便……
如果这些你也知晓,那肯定有只属于我的秘密。
比如说,我的单车是自学成才。
9岁那年,被小伙伴们哄骗进了院子最里面的太平间,依稀记得大门外面堆了一具黑乎乎的干尸模型?反正是吓得魂飞魄散!
于是,推着单车进,骑着单车出,就这么简单地学会了。
再说,一直令所有H大学生闻风丧胆的“四大天王”之首的王教授,才不是什么“可怕老太婆”,她是会做红烧肉的邻居奶奶;
而那年新来的小刘教授,并没有姐姐们夸得那么帅,他和人熟了之后就是个话痨,还是个记性不太好的话痨;
还有啊,那些年纪颇大的老教授们,一个个都是养花高手。他们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躲在阴凉的葡萄藤下,一边下棋,一边斗花……
04 人事有代谢
如今,家属区不知新起了多少栋房子,篮球场已被推掉改建新的教学楼,游泳池和冰场也已化为灰烬,在原址建成了体育馆。
合作社早已不见,文具店也换了老板,唯有两棵核桃树仍屹立在旧址前。啊,还有小学门口,那片松树林依然翠绿参天……
时移事易,新人一茬一茬来,旧主一点一点走。
出国的走一半,退休想好好休息的又走一半,院子里熟悉的面孔早就换成了与我一样大的同届、同班。
而我呢,也早体会不着H大的安静,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学校园。
一直认为自己不是H大的一员,只是个身外客。但它却也陪我从年幼稚童长成娉婷少女。
唯有感谢父母,让我们相遇;感恩这校园,给了我不可抹去的陪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