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拾梦园读书志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作者: 是一棵白杨树啊 | 来源:发表于2019-08-23 22:40 被阅读48次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的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这一辈子都模仿不来的。”

      关于这篇文章,我很久以前就想写,最近又读了一遍《无声告白》,我想我应该写下来。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许上演着比书中更让人心寒心痛的事情。这样的悲剧在中国仍旧在发生,甚至以一种不紧不慢的速度发展着。

      中国式原生家庭大概可以分为9种:完美主义、过度高压、过度溺爱、过度保护、过度惩罚、忽略、拒绝、性侵、父母关系恶劣。而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家庭只存在其中一种,《无声告白》中,父母对代三个孩子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而这导致的也是他们在产生不同的心理状况。莉迪亚是家里掌上明珠,赢得父母的关注和期待,如果按照家庭分类,应该为完美主义(特点:你的爸妈一直是要逼着你做超过你自己的能力的事)过度保护(特点:父母总是过份担心,过度焦虑,什么事都不让你做,要帮你做)。

        父母把他们无法实现的梦想压在女儿身上。莉迪亚妈妈给女儿买了一摞书,年小的莉迪亚因为害怕母亲再次离开,总会启动她身上的电源,假装十分快乐感兴趣,渐渐地,在对于每次母亲提出要求,莉迪亚总会说是的,满足妈妈的愿望,甚至在每次父母在她生日时送她书,她都会拼命压抑情绪,假装很开心地说谢谢,她最后收到的礼物是一条项链,终于是她想要的,不是他们希望她要的。

      在这种所谓的期待下,莉迪亚成绩直线下降出现不及格,她根本理解不了那些知识,后来知道哥哥要离开那个家了去哈佛大学,那个一直在倾听莉迪亚的心声的人要离开了,而莉迪亚因为种族等问题也不合群,几乎没有朋友,在这样太多的爱太多的期待让这个女孩学会了吸烟学会撒谎......最后死去。

      莉迪亚只不过是我们当今很多人的缩影,有多少像莉迪亚父母一样,他们没活出自己,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放弃的事业,强加在孩子身上,控制孩子的人生,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替身、荣光。他们却不知道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知道继承他们的梦想是多么艰难,如此被爱是多么令人窒息。不知道他们的关注、他们的期望、他们的关心像雪一样不断落到他们的身上,最终足以压死他们。

      就拿当初曾经吵的很热的北大学子拉黑父母来讲,12年未回家过春节,写下万字多文控诉父母,这些看起来让人觉得不孝的行为,可有没有人曾在意过他因为这样过度的爱,变得内向敏感,不善于交际,被肆意操控、炫耀,甚至在他说他因为言语攻击,受到创伤性激障碍,父母却不以为然。

      中国式家长:为孩子牺牲一辈子,没有自我,却无法容忍孩子,突然有了自我,所以才会用严格去扼杀孩子那份不完美的自我。承认自己对孩子的陪伴不够,承认补习班报得太少,就是不愿意承认孩子的不完美。他们想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的高期待直接钝化了他们对孩子成就的认知奖赏,孩子无法从父母身上汲取足够的成就感没有向上的动力,变平庸也就不足为奇。他们不会询问他为了考好熬了多少个夜晚努力了多久,只为问他们为什么只考了第二。

      而关于高考,有多少高考失利,高考压力大,有多少不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像座大山一样,但却很少有人关注。还有来自高考志愿报考,网上又有多少关于自己选志愿和父母的冲突,曾在网上看到:家里人替我选了大学,替我选了师范专业,甚至替我决定了未来的就业单位,但他们从来没有问过我愿不愿意,我想要的是什么。偶然一次机会,我跟他们说我不想再当老师了,可是家里人居然反驳我,你不当老师你还会干什么?多么让人心寒,我们承认父母的建议也许有一定合理性,可是这到底是谁的人生呢?所谓子女一场,应该是相互成就成长而不是相互羁绊。

        那么讲讲莉迪亚的哥哥内斯、妹妹汉娜,他们很幸运没有得到父母的强烈控制,因为全家都以莉迪亚为中心,在内斯想要和父母说话时,父母的注意力总会在妹妹身上,没人注意他。父亲平时溺爱莉迪亚,却总是失望地看着他;母亲总是表扬莉迪亚,对他却视而不见,好像他是空气做的。而汉娜也一样被忽视,她喜欢躲在角落和柜子里,还有沙发后面,她渴望来自父母的爱。而我们现实中又有多少父母,他们忙于工作,给了孩子物质上,却忘了他们还需要精神滋养,一晃眼孩子长大了,错过陪他们一起长大的日子,甚至有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爱从而走上违法道路。

      中国式家庭还存在最大问题:语言暴力。曾让人很心痛的事件,17岁男孩跳桥。对这网上议论纷纷。有站大人派:现在的小孩心理太脆弱了;有站道德派:这样选择失去自己的生命,很自私完全没有考虑他人,没有考虑父母,朋友,和在乎你的人。有站父母派:死了活该,只是可怜父母了。


      诚然我不赞同与父母产生矛盾作出极端做法,可是为什么就没有人能多想想:对于没经历过社会磨砺的学生来说,学校和家庭,不就是他的全世界吗?在学校遭受不开心的事,如果当时的母亲多一份耐心,少一份责骂批评,也许这场悲剧不会发生。中国式家长,从来不觉得语言暴力的伤害,他们说完就像鱼的记忆一样忘了,可我们不是鱼,那些伤害会一直存在,有些伤痛甚至需要一辈子自愈。

曾经在网上看到父母曾对孩子的语言暴力: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曾经很火的一段话:我喜欢苹果你却给了我一车梨 ,然后你说你被自己感动了,问我为什么不感动,我无言以对 .你告诉全世界你花光了所有的钱给我买了一车梨可是我却没有一点感动,我一定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但我只是喜欢苹果而已,一直以你爱的方式来爱我 却忽略了你给我的是不是我想要的 ,我仅仅只是想要一个苹果而已。

      希望中国的父母正确的爱孩子们,希望我们拥有一个栖息地,一个家。

    《无声告白》出现过几次这句话:还不算太晚。一次是在莉迪亚意识到自己不要再假装成另一个人了,她要重新开始,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还有几次莉迪亚父亲在遭受莉迪亚死后,一直说还不算太晚,还不算太晚.....之后认真对待以后的生活、妻子、子女。

我也希望我们中国的父母在意识到自己错了还不算太晚,真心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真心希望不要出现:父母在等我们一句感谢,我们却在等父母一句抱歉。

     

相关文章

  • 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在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他们身上的那种强大的自信和安全感是我这一辈子都模仿不来的。” 关于这篇文章,...

  • 5/100 你要足够爱自己,也要相信自己值得被爱。

    我看过很多自暴自弃的人,他们甩锅父母,痛斥原生家庭,觉得自我摧毁,是对他们的报复。 但是,出生在什么样的原生家庭,...

  • 这个锅到底该不该原生家庭背?

    1、问题是什么? 最近火了“原生家庭”这个名词,大抵都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再者心里对原...

  • 谈原生家庭

    简书作者@千允s 周五分享了一篇文章《姑父瘫了,姑姑的一个决定让孩子永远不能原谅她》,看完后感触很深,一时间不知道...

  • 谈原生家庭

    文/向丽烨 上周参加了孩子学校组织的关于原生家庭的心理讲座----《原生家庭的非凡影响力》。说心里话,这一次讲座突...

  • 谈原生家庭

    曾经有段时间自己也在原生家庭这个问题上纠结苦恼,就像武志红老师说的“为何家会伤人”,我甚至为此去查知乎。...

  • 谈原生家庭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谈起原生家庭 ,我们都会想起“阴影”“影响”之类的...

  •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读武志红老师的书,反现在他的书中曾经反复提到“原生家庭”这个词。百度词条上对“原生家庭”一词的解释是:原生家庭是指...

  •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一个朋友,一直缺乏安全感,对谁都不信任,从来不会向谁敞开心扉,除了他的父亲,可是老父亲因为疾病早早的就离开了人世,...

  •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

    过去,三五好友相聚,时不时有老大,老小之分,我都不以为然;就连一次两个至交,夜深酒憨之后回忆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说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原生家庭对人的摧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uvx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