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银行是存钱、取钱的地方,可你知道时间银行的概念吗?它到底是怎么来的,在当今又有何现实意义呢?
原来,时间银行的倡导者是一位美国人,他叫埃德加·卡恩,是伦敦经济学院的资深研究员。
命运改变一切。1980年,46岁的他遭遇了一次大面积心肌梗塞。这次经历让他对生活有了重新的理解,他的生活方向也由此改变。经过研究,他提出并创立了时间银行这种模式。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志愿者将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存进时间银行,当自己遭遇困难时就可以从中支取“被服务时间”。
根据这种模式,劳动不分贵贱,每个人的工作时间都是平等的。在他看来,不管是盖房子,还是照顾小孩,这些工作都是平等的。他还设计了时间银行系统,通过电脑可以把每个工作者的工作时间或接受服务的时间都按小时记录下来。
打个比方,你年富力强时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了10小时上门服务,这10小时便被时间银行记录下来;等你老了需要服务时,便会得到10小时的免费服务。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一些大城市,人口老龄化率都在20%以上。
而我们的养老服务,也普遍面临着老人多、服务人员少的问题。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如果有效开启“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服务模式,志愿者通过“存储”自己的志愿服务时间,在未来自己需要的时候,可以兑换其他志愿者提供的服务。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调动志愿者们参与服务的积极性。
年轻存时间,年老享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同时还能营造出人人参与养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时间银行的宗旨是用支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的帮助,而银行是时间流通的桥梁。因此,如何搭建好时间银行,显得尤其重要。特别是几个环节不容忽视:
一是覆盖面得广。老年人无论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只要有需求、账户有时间,都能方便快捷地享受时间银行的服务。
二是服务得规范。各时间银行在志愿者的管理、技能培训等方面规范统一,服务流程化、标准化,才能确保可持续发展。
三是存兑得方便。各时间银行之间必须做到通存通兑。
很高兴看到自己所生活的城市南京,已开始了时间银行的探索及尝试,央视《夕阳红》栏目还专题报道了南京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相关情况。
当然,再好的理念在实施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时间银行涉及到人的服务,做到流程化、标准化让每个服务对象满意谈何容易?
所以,以“时间储蓄”的方式开设“时间银行”,倡导“服务今天,享受明天”的理念与模式非常好。但要真正让百姓入脑入心、像光顾银行一般去时间银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此,你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