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前两天工作之余,车间主任开会,说是为了治理懒散和油滑的坏习气,每周评一个最差的,到月末,谁的名字出现次数最多,就挑出来,专门成立一个小组,干最脏最累和计件的活之类云云。
听了此言论,起初,都还议论纷纷,
“活没法干了,
到时候我选自己,反正也不想在这个组里了,此刻和同组有嫌隙的人似乎找到了调组的理由
随便吧,爱咋说,咋说,不让干拉倒
各种声音,各种小心思一度酝酿,但结果却随着主任的一拖再拖变成了不了了之。
月底的前一天说让各组组长报上去,最后一天早晨说,中午每人发一张小纸片,写好交上去,到下班,倒是纸片也没发,谁也没写,一月就这样过去了。简直是个管理的笑话,且不说这个别出心裁之法是否有益。作为一名管理者,说的每句话就该切实执行 ;要么不说,说出来,不做,只会让员工觉得,领带导没有真事,没有原则。这其实是无形损害了管理者言出必行的形象,降低了威慑力。
由此,我想起了和孩子平时的沟通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总是给孩子制定规矩,却又不严格执行,造成了他钻空子的侥幸心理,我的随口说说,他也随便听听,俨然一种无所谓的博弈。又或者,重要的事要严肃地说,要么闭口不谈,切勿用太随便语气,否则引不起足够的重视。当然所有的所有,归根结底,拼的是执行力,不做,说的天花乱坠都是飞溅得唾沫。
反思自己平时的言行,若做不到言出必行,那就少言,有时沉默反而是一种无限的沟通,因为不说就不会表露心迹,不表露,别人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因为不知道你想什么而不敢造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