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写人物,但能真正抓住特点去描写人物的,却为数不多,大多数只是在记叙一件事,对于描写和如何描写知之不多,甚至是不知道,本节课针对这种学情设计,适合初中任何一个阶段的学生。
二、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的特点。
2.掌握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
3.学以致用,抓住人物特点去描写人物,把人物写活。
三、教学思想:
1.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有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问题导向的思想:在关键时刻提出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3.学以致用的思想:名篇引路后,学生根据所学及时创作一个小片段,巩固所学。
四、课程资源:
图片、名家片段等资源来源于网络;例文来自曾经的学生。
五、教学分析:
本节课主要通过名篇引导学生掌握抓住特点去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是:1.掌握抓住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2.学以致用,抓住人物特点去描写人物,把人物写活。
六、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策略:先思后学,先学后练,名篇引路。
教学方法:1.用名人名篇引导,理解人物各有特点。2.充分举例,直观形象去学习方法。3.当堂练笔,学以致用。
七、教学工具:PPT
八、教学安排:
教学过程:
一、用“猜猜这是谁”导入,激发兴趣。
她圆圆的脸蛋儿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鼻子,再加一樱桃小嘴,长长的头发被扎成一个高高的马尾,真美人一个啊!
启发思考:“千人一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二、名篇引路:曹雪芹《红楼梦》“群笑图”片段——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阅读片段,学习大家抓住不同人物特点去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
三、学习什么是人物的特点:
指这个人身上特别突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和其他人不同的地方。我们常说的人物特点,一般指三个方面:一是外貌特征,包括长相、穿着、高矮胖瘦等;二是性格特征,包括性格、爱好、习惯等;三是思想品质特征。
四、学习如何抓人物特点描写人物:
1.通过外貌描写表现人物特点。举例《列夫·托尔斯泰》《孔乙己》。
2.通过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人物特点。举例《孔乙己》《背影》。
3.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这是一个最重要的方法。举例《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
总结:选择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内心活动,是写出人物特点的最基本的办法。
五、牛刀小试:
1.用今天所学方法,抓住人物特点,描写你的同桌。
2.例文展示:
有回,班主任看他上课手忙脚乱,直接“赐”他俩字——“慌三”,于是,“黄三”这名就越传越广。
......差不多该早读了,他才开始在垃圾堆似的“书海”里寻找着一本已经没有了封面的英语书,就跟打游击战似的,可那书死活找不着,然后,很意外地翻出了别人的语文书。好吧,我彻底败服了。另外,给大家一条忠告:千万不要借笔给他,因为第二天,他就会把你的笔连同他的本一块扔到马航上去,想找回来?哼哼......
......
总之,我对他印象挺深的,我觉得他的脸特别像海绵宝宝,笑声更像,......我问他,他觉得自己的脸有什么特点,他写了个字——“帅”,还摆了个poss,那小媚眼抛的,大有逆转乾坤之势,唯一可惜的就是连“帅”字都写错了。
——《黄三其人》尚柯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