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颦

作者: 三木三石 | 来源:发表于2023-11-14 23:35 被阅读0次

    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东施效颦传说。
    越国苎(zhu,四声)罗(今浙江诸暨南)有位姓施的美女,因为家住若耶溪西岸,所以村里人叫她西施。
    若耶溪东岸也有位姓施的姑娘。她长得很丑,村里人管她叫东施。
    东施因为自己长得很丑,所以经常仿效西施的服饰、姿态和动作以为美。
    有一天,西施因为心口疼,走路的时候双手捂住胸口,并且皱着眉头,由于西施艳丽无双,无论什么姿态都无法遮挡她的美丽,这种捧心皱眉的姿态,反而让人觉得更加楚楚动人。
    村人都说“西施姑娘真是太漂亮了!”
    西施的姿态正好被东施瞧见了。她一边观看,一边默默记住西施的姿态和动作。回到溪东之后,东施马上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捂住胸口,同时皱着眉头。东施的这副模样,使村里人大吃一惊,有钱人家紧闭大门,不想看见她,贫寒人家则带着妻子儿女远远躲开。

    鲁太师预言孔子周游列国传说。
    孔子师徒一行离开鲁国流亡前,颜回心重,就去请教鲁太师。
    问什么?
    鲁太师不仅是乐官,也擅长算命且在鲁有名气。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论其祸福,糜不验者,佐国诸记可观也。”
    颜回问孔子此去结果如何。
    太师以东施效颦的传说,告诉颜回,孔子此去无功而返,且凶多吉少。
    想必颜回把此事也告诉了孔子。
    转眼十四年过去,孔子归来,找到鲁太师,用音乐教训了这个搞音乐的,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只是,若传说为真,鲁太师算命还是蛮厉害的,孔子碌碌十几年就差死在外面了。

    庄子讽孔子。
    孔子百年以后,庄子来到世间。
    庄子如老子师商容,师了老子,承了老子的衣钵。
    庄子聪慧,不仅读了老子的书,也读了孔子的书,不仅了解了老师的一生,也了解了孔子的一生,更是把握了两子交集与分歧的关键。
    孔子学生遍天下,讲出身,维护孔子的多。
    老子不收学生,就算孔子千里求学也不收孔子,老子后继无人,就吃亏了。
    于是庄子很是气愤,就在《庄子天运篇》写了东施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在庄子那里,那西施就周公的化身,那东施就是孔子的化身,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那东施学西施。
    丑。
    丑的难看。
    庄子只是用典故重复了从未谋面的老子百年之前对孔子的教训。
    都说文人相轻,疏达如庄子也未能免俗。
    用孔子说管仲的话说,“庄子器小也!”
    只是孔子对管仲是羡慕,对庄子可以称之为小子了。

    孔子流亡轶事。
    孔子带着徒弟,虽说是流动的孔子大学,也一直琴不离手,但真可谓是历经磨难,九死一生,最后能活着回到鲁国也是孔子的造化。
    在流亡之中,有高光时刻,但相比于落魄、无奈之多数光阴,那些高光都可以忽略了。
    列举数则。
    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走了。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手脚不停地劳作,五谷还来不及播种,哪里顾得上你的老师是谁?”说完,便扶着拐杖去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与子路见面。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向他作了报告。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回去再看看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流亡途中还有更多被人追杀、羞辱、困顿、逃亡的事不在列举了。

    仪边防官封人与函谷关官尹喜。
    这两个人一个守函谷关,一个守仪,应该既不认识,也没有关系。
    但孔子让他们有关系了。
    老子长孔子二十岁。
    在孔子的一生,算上青年时在曲阜与老子的偶遇,一生见过老子应该就是三次,且后两次都是不远千里求教于老子。
    但老子之于孔子,就如“狄龙”,看不透,够不着,一直像在云里雾里。
    孔子“我命由我不由天”地无畏地前行,但慢慢老了,心里也在体悟着老子的教诲,老子始终如神一般地存在。
    尽管孔子在流亡,但对于老子还是一直关注的。
    直到他听说了老子骑青牛出关而去,估计也是难过了不短时间,不管老子怎么看自己,老子就是自己远方的“朋和友”。
    以孔子之慧应该也知道了函谷关尹喜的事了,至于是不是看到老子留下的《道德经》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周礼,孔子依然有了自己的逻辑体系与框架,正如孔子自己说,商起夏,周索商,但孔子的周礼已经又做了结构了。
    仁--礼--仪,三位一体,且仁为本,礼为皮,仪为表;这套待价而沽的制度,谁上位都需要。
    在孔子那里,谁上位不重要,重要的是都需要这套制度。
    这是老子看不上的,但却是庄子看不懂的。
    或者是看懂了,从老子,那套东西为假仁假义。
    孔子深埋内心的东西本不想也不能给人说清楚的,悟到或悟不到,孔子都不会说的。
    但老子对自己的不屑却一直是心中的痛。
    于是,必然发生的偶遇就发生了。
    于是孔子在仪遇到了封人,而且是做足了功课才让它发生的。
    于是有了“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孔子的的确确是与高徒们自导自演一次戏。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封人想见孔子,徒弟们按照剧本还是先拦住又放行的。
    这次戏就是孔子效颦老子了。
    老子是西施,孔子是东施。
    只是现实中的西施与东施就是两个垂垂老也的老头子,一个没那么美,一个也没那么丑。

    效颦是孔子的心思。
    编写组把这段放在这里,还是为了编写教材的初心。
    孔子大学走出来的毕业生做官是没有问题的。
    这就够了。
    能不能方得始终,那是历史的事,但初心不能忘是编写组的职责所在。

    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约前485年出关。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到仪,约在474年。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来到世间是老子、孔子百年以后的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效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tj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