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一声姐姐,一生姐姐

作者: 慢三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9-05 22:24 被阅读0次
    嗨,大家好!我是慢三月。

    《我的姐姐》:一声姐姐,一生姐姐


    《我的姐姐》其实是讲述了两位姐姐的故事,上一辈的姑妈安蓉蓉,为弟弟牺牲付出的姐姐;安然,一个在挣脱「姐姐」身份的姐姐。两位姐姐相互对抗、依赖、启发,形成一组对比。很高兴能够在影院看到这样以女性作为主角讲述故事的电影,让观众看到女性的不易和牺牲,在男权社会里的努力和挣扎。

    最近电影院从《你好,李焕英》开始,各种主打亲情的影片轮番上映,不过这一部《我的姐姐》还是可以的。

    《我的姐姐》聚焦的是大背景下个体家庭的真实,诸多鲜活生活细节切肤之痛的共鸣与理解。

    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是姐姐,而是姑妈。

    在计划生育这一丧失人文主义的政治政策之下,我们大部分90后成为了亲情缺失最为严重的一代。

    在建立亲情意识的成长中,我们缺少一个能够建立感情意识、相互学习的对象,因此在面对家人之时,很难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作为独生子女,我们拥有的或许是全部的爱,但缺场的是我们后来作为家庭关系里的集体意识,我们这一代被迫成为了个人主义意识最大的牺牲品——我个人的一切即是世界。

    同样我们这一代人,缺失的不仅仅是自己作为家人、孩子,同样也缺失了作为学习与被学习、陪伴与被陪伴、负责与被负责的权力和义务。并且,在独生子女的社会浪潮之下,我们也是重男轻女这一封建传统观念所孕育出的最畸形的一代。

    男性的生殖意义被无限放大,女性则被物化的极其严重,成为这一观念最大的牺牲品。

    在这一旧观念下,背弃人性所酿出的恶果,我们都有所耳闻(其实也有想过,即使不存在这一政策,重男轻女这一事,会缓和下来吗?我想答案是未必的,只是恰好,这一政策放大了这一传统观念罢了)。

    而本片的矛盾与困境无疑就是在这两大前提之下所引发的。

    如我所说的那样,我们这一代人的个人意识是最强烈的一代。

    电影姐姐安然,就是这一观念最具典型性的角色。弟弟的出现,也无疑是新政策与旧观念这两大原因的必然之果,也是所谓政策下的最大牺牲品,弟弟这一角色是辅助展现姐姐的作用,我们后来所有在他身上看到的所有感动,无疑是为了趋势姐姐的行动。

    从在生弟弟以前安然的父母亲叫一个正常的女儿,扮演瘸腿的残疾人,从而可以看出这“重男轻女”的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即使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又如何,中国人的古老思想依旧无法改变,“带把”的就是比“不带把”的好。

    而他与姐姐不同的,就是他从小是拥有了这种亲情观念的培养与集体意识的形成,这与安然的缺失形成了最大的对比,同样的,安然小时候得不到的,在弟弟身上都得到了,于是有了墓碑前的那一段对话"我们好像不是同一个父亲,你也不是我",但安然是个善良的姑娘,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弟弟,相反她得到了成长和对父母的理解与释怀。

    回到另外两个人物身上,姑妈与舅舅。这两个角色背后所代言的,一个是责任,一个是自我。姑妈是承担了亲情放弃了自我,舅舅是放弃了家庭责任实现了自我,这两个人是安然所做出决定的参照。

    但这也表现出了,我们其实更多的是愿意接受亲情愿意被亲情感动的,而与自我的抉择,我们这一代人更愿意选择后者。

    在男女性别对立的问题之中,导演将亲情赋予给了姑妈,将自我赋予给了舅舅,是再一次对旧观念的有力讽刺,姑妈对家庭尽职尽责,舅舅玩世不恭带坏弟弟。

    姑妈作为旧观念的受害者,也被迫成为了这一观念的传承者,尽管她是站在"姐姐"的身份去对话安然,但每句话背后引申的意义无疑都是在为旧观念而背书,而她也是本片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并在念俄语那一段达到了姑妈的情感高潮。

    整个影片最震惊的一句话“我从小被表哥当沙包,被姑父看洗澡”。

    《我的姐姐》其实在我看来是一部“姐姐和姑妈”双女主的电影故事。

    姑妈不断提醒我们上一代中国女性的典型性,姐姐用强有力的冲突,告诉所有人眼下一代年轻女性典型性思考。

    姑妈是个好人,但“过时”了,姐姐是努力去做独立的人,只是刚巧她是一个女生,一个大学毕业工作没多久,突然要照顾一个不曾谋面的六岁弟弟的年轻姐姐而已。

    不能用电影代替生活,哪怕电影来自生活,这就是一个故事,是用来启发观众的,不是用来抬杠的。

    电影里姐姐的父母双亡,仿佛是缺席的,但却又是无处不在的,不只是一件皮衣和几段的闪回与梦境,更重要的是弟弟在影片前半段的一举一动,六岁小朋友的反应就是父母教育的镜子。

    六岁即将小学的年纪,如果不会自己穿鞋,如果不会吃饭正常使用筷子,如果张嘴说话就只有祈使句,只有“我要……”这种句式,只要带过小朋友的成年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父母的过度溺爱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惯性,从儿童教育最重要的三岁到六岁阶段,弟弟的父母看来做得并不好,这就是电影细节背后很明确的信息。

    父母苦等十八年生出来的儿子,其实生下来前六年也依然不知道该如何跟自己的孩子平等相处,对女儿的欺骗和打压与对儿子的过度溺爱,都是作为现代合格家长不达标的表现。

    生活里的确很多家长的育儿都是从蒙昧和无知开始,所以这部电影意义当然不只是关于女性意识与生命解放,当然也关于家庭亲密关系的理解和建立。

    在现实生活为人相处时,或许需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到,但在创作和思考的时候,要有旁若无人的勇气,就像这部电影一样,无论成都阴霾多久的天,姐姐和姑姑每次出场的戏,自己身上都发散着生命的光,照亮自己。

    我在上面说了,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并不是姐姐,而是姑妈。

    我不觉得编剧在贬低姑姑,相反,我认为是对深陷时代局限性的姑姑做了最大的赞赏。

    毕竟《我的姐姐》这个故事是100%中国的故事,家庭伦理剧是中国电影诞生的源头,比如第一部关于亲情超高票房的电影《你好,李焕英》,家庭、伦理、亲缘关系、礼法,这是中国叙事性创作永恒的几个母题,两千年来,就没有中断过。

    无论矛盾多大,问题多么棘手,血浓于水的亲情都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逐渐加深。安然一直是那个‘举镜子的女孩’,长期被忽视让她更加坚强,也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

    “我疯狂刷题,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北京,你可能也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你只要能记住,我要离开这个地方。”

    安然从最开始对于父母离世的木然,到最后抱着弟弟情感的爆发,在与弟弟的朝夕相处中,她重获了需要慢慢培养缺失的亲情。

    “姐姐你等等我不行吗?”

    “我的人生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啊 。”

    “可我只有你了”

    以上这段对话相信可以轰开观众的泪腺,不过这个互相理解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是一段感人肺腑的话就能改变的。

    她说“我要是养他的话我这辈子就完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姐姐的成长与转变,但是可能很多人会忽略弟弟的成长,弟弟从一开始熊孩子似的无理取闹,到最后弟弟以他自己的方式来成全姐姐的梦想来到了那个陌生人的家中。

    影片中弟弟可能太小了还是不理解姐姐为什么那么想去北京,他知道的是,自己爱自己的姐姐,为了姐姐他愿意这样做。他从那个躲在姐姐背后的孩子,也变得可以理解她,为了姐姐可以牺牲的弟弟。

    他们就这样互相舔舐伤口,搀扶着继续接下来的生活。

    这是一个勇敢的故事,这个故事即使被讲述千遍万遍,我仍然具有力量。我十分欣慰看着这部“文艺片”定位的影片,可以透过银幕直穿人心。

    这是一部关于选择、牺牲、收获、独立的电影,你不会做出无悔的选择她也一样,但是她足够勇敢。当她和弟弟拥抱的时候,她也肯定会由衷的感谢自己的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生短暂,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

    就像《小妇人》中梅格对乔所说:“就因为我的梦想和你不一样并不代表他不重要”。

    我希望多年后,当你回顾自己的一生时,你会明白即使这不是无悔的选择,但这个选择仍然值得。

    我继续说姑妈这个角色,我说她是那种放弃自己的人生去照顾亲人,倾其所有为家庭付出的人,她是特定年代的“产物”,我想在现在的这个社会里,甚至未来一定找不到那样的人了,我周围的好多同龄人,独生子女或者是90后以及00后,大城市漂泊的男生女生们都许诺不结婚不生子,大家都更想为自己而活,再过十几二十年,我觉得很难再找到姑妈那样无私奉献的人了。

    而影片传达的,也是这种时代发展下观念的改变。

    至于我为什么这部电影很现实,除了电影里把父母去世、二胎家庭、重男轻女、房产问题、职场歧视、恋人之间不同的追求等等各种现实问题戏剧化之外,最打动我的是每个小细节。

    姐姐和弟弟之间的小细节,从姐姐的抗拒到欣然接受弟弟。

    姐姐和姑妈之间的小细节,从姑妈放弃自己的梦想同样照顾弟弟直至结婚生子,再到帮弟弟照看弟弟的儿女安然和安子恒两姐弟。

    姐姐和舅舅之间的小细节,从舅舅带坏弟弟,姐姐才知道照顾弟弟的重要性。

    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去深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影评】一声姐姐,一生姐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vvb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