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98611/39791006ac6d1068.jpg)
坚持写了好多天,也写了不少字。可是,如果点赞数很少,甚至几乎为零,你还有动力写下去吗?对比一下隔壁老王,每天的点赞数至少有20个,你是不是觉得有些委屈呢?
你也努力了,你写得还很有内容,很有思想,很有情趣。太不公平了!
是啊,我也为你的努力感到难过!
虽然,有些简书新作者会说:“我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悟,自己写给自己看,我不求那些过眼云烟。点赞和打赏都是浮云。”
好!如果真是那样,你可以写好了日记锁进自己书房的抽屉里。但凡到简书来写作的朋友,没有一个不希望自己的文章备受欢迎的。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心态好固然是一件好事情。但我们不能用心态好来掩盖自己没有走对路的错。
努力——付出——回报,更努力——更多付出——更多回报,这样的良性循环,对任何劳动者(知识服务者包括作者)都有正面激励作用。事实如此,人性如此,不必遮遮掩掩!
看了不少简书热门文章,我来告诉你,他们都用了这2招:
1.取个吸睛的标题,而不是你认为的好标题
你认为的好标题,是站在你自己角度写的;吸睛的好题目,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写的。
当然,这里有一种情况就是取了自己认为的好题目,恰恰也是吸睛好题目。遇上这样的美事,可喜可贺。
不过,如果不是经常能走狗屎运,那还是应该好好琢磨一下取个吸睛好题目的方法吧。
毕竟,我是看了你的题目才进来的。如果有一天,小吃店的门口挂了个派出所的牌子,谁还愿意走进去买东西呢?这样说,你一定会觉得不可能发生啊!
好吧,我只是用极端的方式来告诉你,人们的确是靠五官感受来对事物做出初步判断。“外貌协会”也是这样来的吧。那就学会取个吸睛好题目。
或许有读者会说,你这不是教人学做标题党吗?别急,在我看来,标题党有两种:一种是只靠标题吸引眼球,哗众取众,文章没有实质内容;另一种就是既能“标题党”,又能写干货,让人进门之后,如进大观园,目不暇接,收获满满。
可以举个例么?
可以。《一写就热卖》,这题目怎么样?作者山口拓郎自己说:“我要是取了‘成人写作技巧’之类的题目,还有多少人会买这本书呢?”
“一写就热卖”,这是千千万万作者,包括文案写手梦寐以求的事!这就是吸睛的好题目。
在简书热门文章里,《如果你想提高写作能力,我推荐这六本书》、《我30多年的写作秘诀首次公开》都符合“吸睛好题目”的标准。
2.内容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而不只是说你想说的话
这里也有一个特例,那就是某些天才作家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话,恰好也满足了大多数读者的需求。
对这种现象,我只能说我们一般的作者还做不到!那就老老实实想法子写出能够满足读者需求的内容。
什么样的内容才符合这样的要求呢?
(1)贴合读者的情感需求
情感需求,是人类的一种普遍需求。比如同情、喜欢、愤怒、欲望、恐惧、爱、恨等等。公众号“咪蒙”,很大一部分文章内容就是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让读者跟着一起感动、一起悲伤、一起快乐,一起跳动我的小心脏。读这样的文章,你会觉得,他说出你内心深处很想说却始终没有说出来的话,让你觉得他就是你知心朋友。
(2)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
这类文章,主要就是我们常说的“干货类”文章,比起上一种“鸡汤文”,往往给出解决某一类实际问题的方法或技巧。
正因为这样,读者的黏度会很高。
在某一种专业领域的方法、理论、知识、经验,别人没有,我有。这样的情况,就特别适合用来写分享文章。
建议:
A.把文章写得浅显易懂。
别问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熟悉的专业知识,需要的人基本是“菜鸟”,否则他还有必要看么?
B.把解决办法写具体。
“菜鸟”更需要知道怎么去做,而不是为什么要这样做。把理论留给专家去解决。
干货类文章,简书里面多如牛毛,我这里就不再举例子浪费大家的时间了。
(3)提供给读者新知识
这类文章,往往是大神级别的人物才能写了。他们要站在行业或专业的最前沿,把那些适合普通读者学习的内容选出来,然后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分享给广大读者。
“得到”就专门打造新知分享平台。里面“大牛”云集。每天都有新鲜的知识可以学到。
如果你能成为那样的人,当然也可以写这样的分享文章。
总结:
希望自己的文章得到读者的认可,就要从取好标题开始。吸睛好题目,往往是站在读者角度写出来的。文章内容是决定读者是否点赞的关键,好内容应该:
1.贴合读者的情感需求
2.解决读者的实际问题
3.提供给读者新知识
写作精进人生!余老诗陪你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