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7岁,男孩
妈妈说,小虎的专注力非常差,写作业十分马虎,总是一会玩橡皮,一会上厕所,字迹潦草,每次妈妈批评说“你的字写的太差了,重写”,他就掉眼泪,说“我就是做不好”。妈妈坚持重写,会稍微好些,但妈妈一走,作业又停滞不前。
小虎妈妈回忆,孩子小时候爷爷奶奶从不让他自己独立做事,每次都说:这个你不会,我来!这让孩子从小就不敢尝试,遇到问题都向大人求助。
没想到,上小学了,作业也要家长不断催促。
妈妈尽量耐心辅导,但收效甚微,爸爸被孩子的“不专心”激怒,有时会大发脾气,撕掉孩子的作业本,孩子更加担惊受怕。
妈妈最近反馈,不断用“你是怎么做到”的语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同时,让爸爸控制情绪,孩子的专注力有所改善。
在本次案例中的小虎是个专注力差和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他缺乏自信心源于独立能力差,小时候爷爷奶奶包办严重,他没有机会去尝试新鲜事物,以至于内心总有个“你不行”的声音让他不敢尝试去,只要有问题就找家长解决。在进入学校后则需要家长的不断催促才可以完成作业。
他在做作业时专注力差,一方面是爸爸的坏情绪让小虎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静心学习。他看到爸爸自然会想到“爸爸生气的样子好可怕”,应激反应“战斗和逃跑”,自然注意力没有在专心写作业上,所以作业不能达到家长的要求,爸爸会生气,小虎会害怕,因此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中。而且每次写作业妈妈也会批评他“你的字写得太差了,重写”。妈妈充当了专注力的中断者,她的批评就像咒语一样不仅打破了小虎的节奏,还进一步打击了他的自信心,他感觉“我就是做不好”。这样小虎的自信心和专注力变得越来越差了。
后期,爸爸控制好情绪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写作业环境,妈妈的转变让他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情绪和亲子关系的稳定有助于提高小虎的专注力。同时,妈妈通过事后的询问“你是怎么做到的?”,既肯定了他努力尝试做事的积极态度,同时交流过程中可以表达他的想法并合理地给予建议,这样大大增加了小虎的自信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