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无锡的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个例子:《大娘不跳广场舞 竟然热爱捡旧货》。
主人公是一位50多岁的阿姨,她独居在8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因为爱捡垃圾,屋子被堆的满满当当,客厅里只留了一处极窄的过道,需要侧身才能通过;卧室里则完全没有落脚的地方,一张双人床上堆放了半人高的杂物。
这位阿姨每天得从这座“杂物山”上翻到另外半张床上睡觉。
有人说,囤积是种病。用Google搜“Compulsive hoarding”,会出现许多类似图片:
百度一下,也可以找到差不多的中国案例:《退休金过万却捡垃圾成瘾》《苏州一老人捡垃圾成瘾 屋子里清理出80吨垃圾》⋯⋯
囤积至少已经成为一类现象。
怎么分辨收藏还是囤积?
我担任整理师以来,亲眼目睹杂物成灾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虽然没有到达上述捡垃圾的程度,有的家庭衣物泛滥成灾,有的屋里藏书堆积如山,有的因物品太多,不得不购买新房⋯⋯
是的,客户们认为,他们和那位阿姨不一样,因为他们收集的不是垃圾!
但有一点一样:当我们囤积东西的欲望变大时,属于我们的世界就变小了。
极简主义者、The Minimalists网站创始人约书亚的家
不想收拾东西,无非出于以下原因:
1.不愿抽时间收拾东西——拖延心理;
2.声称自己一定要保存人生重要纪念品——怀旧情感;
3.对收藏的狂热——收藏情结⋯⋯
很多人,在买买买和扔扔扔间,最难以分辨的是:自己的物品到底是正常拥有,还是囤积?
一位整友询问我这个问题,她是马拉松爱好者,飞到各地去参赛,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就,现在的家里有很多纪念品,她舍弃不下。通过学习整理知识后,她产生疑惑:这些物品难道应该全扔吗?
其实,德国的人类学家Werner Muensterberger给出过有关收藏的定义。我们可以了解到,一项活动要被定义为收藏起码要满足四个要求:
1.由一个以上的物品组成
2. 物品之间要有关联性
3. 通常都是由积极手段得来的
4. 物品被妥善陈列
其中,物品被妥善陈列,居然是分辨正当收藏和囤积行为的一大区别!
所以,如果家里的某一类物品数量过多,而且摆放杂乱无章,当心,这就是囤积的开始!
这道理就如同:观众走进一个陈列有序、物品整洁、灯光明亮的博物馆,会仔细欣赏每一件文物;如果博物馆里文物落满灰尘,堆放杂乱无章,观众的感觉可想而知。
囤积行为不等于囤积症
其实,人人都有囤积情结。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物品产生感情,会留存别人不会留存的东西。
但囤积行为并不等于囤积症。
囤积症意味着舍不得扔弃无用的东西,还无止境地专门收集各种废弃物。
英国囤积症患者理查德·华莱士
“科利尔兄弟”一度成为囤积症的代替名词。1947年3月21日,警察在纽约市哈林区的一幢有3层楼的豪宅中,发现了被饿死的霍默·科利尔,3个星期后才又发现了他的哥哥——已经死亡的兰利·科利尔。纽约市的报纸大惊失色,纷纷以“垃圾宫殿”为主题报道,因为科利尔兄弟的别墅里密不透风,堆满了各种杂物,甚至还有婴儿骸骨。
你一定以为,兄弟俩穷苦出身,所以养成了囤积的习惯。错!他们出身于一个显赫富有的纽约家庭。父亲是名声显赫的妇产科医生,母亲是美貌的歌剧名伶。两兄弟都曾在名校深造。
美国的囤积症研究专家、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为此写了一本《囤积是种病》。
中信出版社2011年出版
他称,许多囤积者都聪明绝顶,这绝不是巧合。囤积者十分注意物品的细节,他们眼中的物品比常人更加丰富多彩,这使他们舍不得扔弃无用的东西,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科利尔兄弟综合征”,也就是“储物症”。
其实,囤积症患者很多都天资聪慧,对凡事都略知一二,好奇心旺盛且兴趣广泛。在他们的眼中,正是因为发现每件物品都有独特的用途和价值,才不能随意舍弃。
但是,像那些捡垃圾的太婆一样,囤积症患者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肯扔东西,他们通常十分抗拒别人的帮助,对于乱糟糟的环境也视而不见。
保存物品无法留住岁月
其实,我们经常把物品和时光混淆。保存物品的方式,并不能保留逝去的岁月,也不能挽回失去的情感。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巴西作家保罗·柯艾略的一部著名作品。牧羊少年受到梦的指引去寻找宝藏,他卖掉羊群,历尽千辛万苦,跨越大海,穿过沙漠,终于到达金字塔前,才得到启示:
“因为我并不需要依靠我的过去或财富而活着。我只关心现在。如果你能活在当下这一刻,你就会活得很快乐。你就能够看清沙漠里永远有生命,天上永远有星星,而那些部落之所以会战争,只不过因为那就是生命当中的一部分。生命就在我们活着的每一个当下。”
近藤麻理惠在她的书里,一直在用各种方式,不厌其烦地让我们认识到“当下”的重要性。
无论是别人推荐的书,还是你自己一直想读的书,只要错过了阅读机会,都不要指望有空去读了。
觉得总有一天会读的书,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凡是不符合"现在正使用"、"暂且需要"、"需要永存"这三项标准的文件,都应毫不犹豫地丢掉。
一旦把东西放进袋里,就不会再使用了。
比起收藏回忆,不如爱惜现在的自己。
⋯⋯
每件物品都有一个背后的故事,我们整理师,往往是陪伴着学员,把这个故事倾诉出来,让他们和当时故事里的那个自己和解,继而选择对情感封存,对物品放手。
无论丢弃物品还是拥有物品,都是为了让自己幸福。如果我们能活在当下这一刻,也许就会活得很快乐。
囤积症自测
以下十大征兆,符合三项以上,小心囤积症状已悄悄上身:
1、留下一堆多数人认为没用或没价值的东西。
2、不管有没有地方摆,先买再说。
3、整间房子,都是我的储藏室。
4、家中动线受阻。
5、无法对物品进行有效的取舍、分类和收纳。
6、长期婉拒访客上门。
7、室内用品出现在户外。
8、经常为杂物和亲友争吵。
9、没缴帐单。
10、房子又脏又臭却不打扫。
(测试来自《囤积解密》作者:Phylli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