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现在自诩为修行中人,或是正走在修行的这条道路上。可当一位朋友问到我对修行是怎么理解的时,我头脑里似乎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尽管我每天都会去做一些功课,难道我是在为做功课而做功课吗?昨天发了一篇更文,拿来主义的成分较多,我意识到自己还没能将老师的知识完全融进自己的知识体系。于是,我想打碎自己,尽可能还原我本身对修行的认知。
坦率地说,之前的几十年里我没有任何关于修行方面的想法以及这方面的知识了解。那会还年轻,想要的东西也不一样,心浮气躁,很虚荣。当年择偶标准重颜值,轻内涵;工作选择,赚快钱,资金成几何倍增长。正所谓你有什么样的选择,就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我也算是心想事成了,先生帅气,业余操盘收获颇丰。曾一度飘飘然不可一世,那时我并不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你站得有多高有一天你摔得就有多惨。平静的生活表面其实暗流涌动,我却不曾在意,不曾堤防。
后面的故事很老套,我经历了股灾,经历了感情的磨难。从顺风顺水到喝凉水都塞牙,原来那样骄傲的人,有一天也会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我彷徨、迷茫、恐惧,在深渊里挣扎着,急于上岸。这时我的生活中开始出现了一丝光亮,就在去年的九月份,我知道了一个叫雪漠的作者,我还有幸成为了雪漠读书会的成员之一。
世界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外一扇窗。读了《无死的金刚心》,对琼波浪觉的生活心生向往,他去古印度求法的经历曲折又离奇,他与沙尔娃蒂的爱情纯粹又美好,他见奶格玛的信心坚定又执着。正是这本书开启了我对修行的认知与思考。紧接着我又在喜马拉雅听完了《大师的秘密》,里面讲述了八十四大成就者的故事,也让我对修行的一些具体方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我喜欢高老庄的声音,我甚至分不清到底是高老庄还是雪师在讲,声音和内容已浑然融为一体,令我沉醉与着迷。再后来我又读了很多雪师的书,从小说到散文,再至心学系列,我在层层递进。我如饥似渴,我享受有雪师文字陪伴的日子,那份清凉与宁静,喜悦与平和不是我一直苦苦寻觅的吗?
佛渡有缘人,无巧不成书。姐姐放错书袋,让我有机会接触了一行禅师的《佛陀传》,这本书于我也是意义非凡的。读的时候时常眼眶湿润,内心充满爱与阳光,在一片静谧️中感受佛陀的智慧与教诲。当你完全能与书中的人物同频共振的时候,你会获得很多的能量,比如内心开始变得柔软、慈悲心升起。就像佛陀所说了解能产生爱,只有真正的了解与换位思考,我们才能对周边的人与事更具包容性,才能更好地爱他人。
修行其实就是要认清自己的真心,找到生命中自由解脱的心灵。有了方向后就要付诸行动,多做事。雪师说行为是一个人的名片,当有行为做,更用智慧照。在红尘中炼心,遇事对治自己的习气,不断去修正自己。完善自己人格的同时,更好的去利众他人。
度人亦度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最终,我发现能量场是循环流动的,你帮助别人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你舍出去的,最后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回馈到自己身上。同频相吸,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可以吸引到什么样的人。能量和磁场都变化了之后,好运也会接踵而至,你生命中很多的贵人也开始陆续登场。从此,你有了坚定的信仰,笃定的人生,真挚的友情,你开始看谁都是好人,你的烦恼也越来越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