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校园读书到底为了什么?
也许有的人会说,是为了拿一个硕士文凭;有得人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关系;也有的人说,是为了重温校园的感觉;还有的人说,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
你想获得什么呢?
也许你看中众多原因中的一点,也许你都看重。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学校一定是一个读书学习,获取知识的地方。所以读书一定是所有因素中排在首位的。
很多人喜欢看书,很多人喜欢买书,还有很多人既不喜欢看书,也不喜欢买书,你是那种呢?
但不管你是哪类,你真的会读书吗?
事实上我们很多人不会读书。我们常听说有的人看书很厉害,一天一本,也看到很多爱学习的人,随时随地都拿着一本书。我们羡慕他们,但是这些是真正会读书的吗?答案是————不一定。
我们把读书分为4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我们叫镜花水月,一个人看书,走马观花过一遍,就算看完。所以速度很快,也基本没有对书籍有深一步的了解,这种方法能掌握书籍知识的5%~10%。比如我们看完小说,基本上都不会记得故事情节,过几个月后可能都不记得自己看过这本小说。
©©©第二重境界,我们叫浅尝辄止 ,一个人看书,能理解和重构书籍的知识体系,掌握书籍知识的20%~30%。
哼©©©第三重境界,我们叫知识共享,多个人分享,有的人看完书就会将书籍的能容进行重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将书籍内的知识分享出来。
作为分享者大概需要五个过程,输入——理解——加工——编码——输出。这就要求分享者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牢固,而且因为会有分享的责任,潜意识中演讲者会强迫自己加深记忆,同时为了让大家理解书籍的意识他会加入自己的过往经验和了解,正所谓“最好的知识内化方式,就是不断地输出”
比如:Design Thinking的倡导者Tim Brown 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一个观点“要快速推出原型”。当我们听到这个的时候,我们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感觉,也许根本没注意这个观点。
但是老师作为一个分享者,就会站在他的角度给大家阐述一下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在他的理解中,这一点就等同于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以终为始”,也就是说,要小步快跑,不断试错,快速迭代。
比如,柯达作为单反相机的最早发明者因为担心其因为技术不成熟推向市场带来的不利结果,而放弃单反相机的商业化开发。反而日本的一家企业在掌握数码相机技术后 ,虽然不成熟但快速推广至市场,接受市场的反馈与检验,最后快速迭代,完成了超高速的发展,最后在数码相机领域超越了这领域的发明者,甚至革掉了先驱者的命。
分享者的加入自己经验的知识传递,让我们快速掌握了这句话中的50%知识,而他因为输出,更是掌握了这句话的70%意思。
最关键的一点,他的联系过往经验的知识重构和分享,激活了我们回顾过往的冲动,比如,我联想到无人驾驶汽车的两大巨头,特斯拉和Google,Google是非常谨慎的一家公司,他们坚信在完全保证无人驾驶不出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才会推出商业运用的无人驾驶。但是特斯拉就是一家很激进的企业,总是在第一时间将产品投放至市场,获取大量的客户信息,从而不断更新其技术和数据。特斯拉就是典型的小步快跑的典型案例,我相信在无人驾驶汽车上,特斯拉一定会比Google更快更好。
无人驾驶,谁与争锋所以要想更好地获得看书的效果,或者更高效地掌握知识,一定要不断地输出,不断地分享给他人,可以演讲,可以写作,只有不断地输出,才能让知识在内部反复地重构,强化。只有不断地输出,才会需要更多,更新的知识补充。因为需要不断地公众承诺,才会越发重视。
©©©但我们看到的这三种读书的方法都不是最高级别的。
今天我们有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凡事都有第四种解决方案”,读书也一样,
第四种境界,我们叫做知行合一,读书就要学以致用,不管是用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还是用在我们的科学研究中,书籍中的知识只有用起来了才会产生价值,不然也就是躺在纸上的冰冷文字。
简单来说就是“复(妇)、联、行动”
复,就是用自己的理解复述书中的观点和理论。这也是我们第二重境界需要做到一点,一本书千人有千人的看法,一个观点只有自己复述出来,才能成为自己的观点。
比如IDEO的CEO Tim Brown 在接受采访提到的额Design Thinking的4大要点中的第二点说到“go out to the outside”去寻找解决方案,我们可以理解为“重新定义解决方案”,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只能理解我们看到的,我们应该到全世界去寻找答案,去竞争对手,去客户那里寻找答案”。
比如我们读到金刚经“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心中没有执念,没有,我相,他相,众生相,寿者相,就能见如来,但是 如果内心想着见如来,我们不也着相了吗?所以其实这就是一个要我们四大皆空,但又不能执着于空,因为想着空,也就不空了”(感觉好绕,反正想要成佛,就不能成佛。)
联,就是联系过往不成功经验(一定是不成功的经验),因为知识只有联系过往,才会产生总结,才会对未来有指导意义,怎么联系过呢?我们还是举一个IDEO的CEO Tim Brown的例子,他提出的一个观点“要快速推出原型”。我们复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联**就是我曾经有一个很好创业想法,一直很想做,但是一直没有做起来,当时,一没资金;二没技术;三没团队,只有一个想法,所以操作很困难,最后就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但是最后发现,其实全国比我聪明的人很多,和我们有一样想法的更多,总有人会去做,最后总有人做成了,而自己只是想想。通过自己的经验链接也能激发其他小伙伴的经验链接,这句短短的话产生的价值和意义就非常巨大了,不知道你有没有向我一样考虑不完善措施良机的事情呢?(这就是联系过往经验)
行动,这一个至关重要,也是超越前三重境界最厉害的一招,我们讲,知行合一,就是要把学到的东西用起来,行动就是这重读书境界的法宝,我们还是拿刚才的例子来说。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我没有做好,错失了创业良机,我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第一,如果有想法一定不能仅停留在想法上,马上写出草拟的方案书,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项目分析,比如用SWOT分析法来分析,该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与挑战,看看那些是能做的,那些是不能做的,不能做的能不能整合资源来做,先做一个模型,试一试。再最后决定是否继续做下去。
第二,目前有一个个人提升的社群,正在构思,我会先做 SWOT分析,发现我对社群运营的事一窍不通,于是就采取两条路,一是,找到能做的人一起做,刚好公司有几个能做社群的同事,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二是,参加一些做得比较好的社群去学习,学习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等各方面的内容。(以上两点都在做了)第三、开始一个小范围的试错测试,看看效果。
第三步的行动一定要有详细的计划和可落地的步骤以及时间节点。
错误示范:“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我会先做一个方案,然后再实行,与同学朋友讨论可能性,这只是一个想法而不是一种行动计划或者步骤,所以额这样的行动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
拆书帮,拆书法你是哪种学习者呢?你是怎么看书的呢?书中的知识对你来说是文字,是信息,是观点,还是有用的知识呢?
你会读书吗?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火最近在学校我们会组织一场拆书法的分享会,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wakeupeunion(觉醒者联盟)我们会发时间和地点,有多位学习达人来做分享哦。
(运营管理学笔记与体会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