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的《奇葩说》又带火了一个话题,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
节目中,以黄执中为首的七零后观点用正方角度漂亮地拿下了比赛,而谁也没想到最擅长新人类奇葩观点的肖骁竟然会输掉这场看似他势在必得的话题辩论。
而且这场还垮得很厉害,连队长都没有入选,人家可还曾经做过导师的呀!
遥想前五季的他是如何风光,神采飞扬,可这期节目,看到回到辩手座位的他,不再露出少年般开怀的大笑,只剩下掩饰不住的落寞。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可爱的肖骁大概自己也没想到会遭遇如此的滑铁卢事件。
心疼肖骁之余,反过来再看这个辩题,无疑是一场年龄层面的较量,也是一场心理层面的较量。
谈娱乐、谈创新、甚至谈文化,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可能都不一定是年轻人的对手,但是要谈人生,谈心理,比如“精致穷”这样的现实问题,呵呵,我想说,你看看场上持正方观点的几位导师,就知道这个辩题反方要想赢是不太容易的。
首先,代表大龄人群,我举双手赞成正方观点,以前不太喜欢黄执中那套说教言辞的我,这次被成功圈粉了。

他找到了“精致”对立面的“粗糙”这个点,他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粗糙的,既要能享受精致的生活,也要有享受粗糙的能力。
人人都向往“精致”没错,但是假扮“精致”就没意思了,因为它不会持久,就像杨超越说的那样,一件七百元的裙子,当时买着很幸福,有快感,可是这种感受过几个月不是也就没了。
当然,这怨不得年轻人,因为他们觉得有时间,有青春,他们耗得起,所以他们没错。
可是,当他们再过十年以后,也许他们就能理解这是一种“错失”的错误,因为我们也曾经像这样走过的。
一切真理都是实践的产物,过早地挥霍,追求形式的“精致”,总有一天会沦落成精神上的“粗糙。”
其次,反方的观点认为正是有了精致、贫穷才让自己有了努力的动力。
这话说得就不占理了,你都认为自己穷了,你为何还要“打脸充胖子”呢?明明就没有钱,你非要去装,明明就没有内涵,你非要装得有知识。
一个人追求“精致”的动力绝对不是贫穷,精致这个词可以衍生出太多的意义,但正方所定义的"精致”,是来自内心的充盈。
你以为诗仙李白和大文豪苏轼都是百万富翁吗,显然不是,他们落魄的时候还靠朋友的资助度日,但是他们的思想精致,诗词精致,以至于今天你看到大好河山,看到阴晴圆缺,都想不出更好的语言来代替。
蔡康永说,当你的灵魂精致以后,很多人会觉得你的身上都是精致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爱钱,就爱美,我怎么了?
当然,这些都是个人的自由,但是自由到了头,你还会觉得自由吗?
曾经认识一个女孩,就是个爱花钱,爱自由的主,年轻嘛,尽情挥霍幸福和快乐吧!
确实那几年,比起那时还起早贪黑的我,这个月光族过得实在是比我惬意的多。
结婚后,她依然如此,有老公疼,家人爱,懒得上班,有事没事来场姐妹麻将,后来生个儿子,更是一家之宠,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皇地位。
谁知一夜变故,老公突患重疾,父母家里的积蓄没几天花了个底朝天,女皇傻眼了,一下子生活,堕入谷底。
如今的她,到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家里家外一把手,说话也不再像以往那般锋利,穿衣更是朴素了不少,她说,现在是能省就省,能做饭绝对不去外面吃。
这里又要说到老话常提的,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到?
这是多么好的的正方论据,不知道节目里怎么成了反方论据,正是因为我们无法获知风险的概率,所以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难道你真的要和生命中的意外去对赌吗?我们反对“精致穷”,就是希望你对赌之后,好歹还能为你的家人和自己留下一份做人的尊严不是吗?
这个辩题,讨论剩下的问题就是“责任与价值”,当然过好哪一种生活,都是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和他人无关,辩论给我们的永远只是思考,不是判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