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草木》这本书看的时间稍微有点长,因为看第一辑《人间草木》的时候发现很多植物名很眼熟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一种植物,于是花了一点时间整理那些不太了解的动植物资料。
我小时候在乡野长大,漫山遍野全是植物、动物,有的我能叫出名字,有的叫不出,还有的记得的一直是家乡的土话,比如青苏,我们家乡叫“猪草”,采来喂猪的,我是看到《人间草木》中的紫苏去查资料才知道青苏是什么的。覆盆子在我们家乡被称作梦子,是一个很美的名字。
《人间草木》里也有一些动植物汪曾祺先生是用高邮土话写的,比如先生写到一种叫“黑芝麻”的植物,这个肯定是取自方言,我一直不知道是哪种植物,如果有人知道,望告知。
先生写小时候用蜘蛛网捕蝉,“选一根结实的长芦苇,一头撅成三角形,用线缚住,看见有大蜘蛛网就一绞,三角里络满了蜘蛛网,很粘。瞅准了一只蝉,轻轻一捂,蝉的翅膀就被粘住了。”我在边上标注“小时候用此法捕蜻蜓”,先生家在水乡,所以用随处可见的芦苇,我家在山里,没有芦苇,我们小时候用的是细竹竿,一头绑上铁丝圈成圆形,网上蜘蛛网,去粘蜻蜓。
我们捕蜻蜓只捕普通的红蜻蜓,抓住玩一会又把它们放走了,因为蜻蜓吃蚊子,是好的。有一种“鬼蜻蜓”是没有人抓的,这种蜻蜓有黑色细长的身子,绿色的翅膀,配上大脑袋,看上去有些诡异,老人家说鬼蜻蜓是鬼变得,所以小孩子也不去招惹它们。还有一种翅膀上长满“眼睛”的“鬼蝴蝶”,也因为长得吓人兼具鬼故事的传说而幸免于小孩子们的抓捕。
小时候觉得蝉是很笨的,呆呆的爬在树上,如果位置不太高,小孩子们可以徒手抓蝉。我们把蝉放进塑料瓶子里或者把翅膀剪了不让它飞走,最后这些蝉大多都被家养的鸡鸭吃掉了。我去年去男朋友老家才知道有些地方蝉是抓来给人吃的,我是不敢吃的。
我的家乡我印象最深的动物是一种叫“千脚虫”的昆虫,身体是圆滚滚的长条形,身上有黑黄相间的一圈一圈的花纹,我自小就觉得这种虫子很恶心,看到胆子大的小孩徒手抓虫总是觉得对方是个勇士,据说这种虫子从中间斩开它们可以自己爬回去接上或者变成两条虫子,总有小孩子说自己实验过,但是我没见过,不知道真假。
不过这种虫子恶心是真的,我现在已经很多年没见到这种虫子了,看到图片还是恶心的不行。我对这种虫子印象深刻,对它们深恶痛绝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家乡种茶,春天采茶的时候总是能在茶树下看到一窝一窝的千脚虫,我又想采茶,又要躲着这些虫子,实在为难的很。
我这个人记性一向不大好,很多小时候的事情都忘记了,没想到看汪曾祺先生的《人间草木》倒是唤起了很多久违的儿时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