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禁韩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对于我这个对韩剧和韩国化妆品都并不怎么感冒追捧的假90后也就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今晚我突然想侃一侃韩国的电影。
小时候还是一个喜欢看各种玛丽苏剧的人,但是渐渐长大了心智成熟了也就不喜欢看肥皂剧了,反而喜欢看一些谍战片悬疑片警匪片等等有点只是含量和刺激剧情的剧。记得小时候特别喜欢看重案六组,觉得里面那几位饰演警察的主角都特别潇洒特别帅,他们拥有着执法的权力,大公无私,秉公守法,用自己的权利维护这个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用自己的权威惩戒那些不法之徒。那时候还小不懂法律的各种门道,不明白检察院法院有啥区别,不懂无期徒刑和拘禁有啥不同,单纯的以为只要是恶人警察就有义务抓起来对他们实行拘禁或者死刑,只要你做了坏事你就触犯了法律就应该被警察抓起来。那时不懂法,只是一个非法律人的非专业观点,只是一个年少无知的孩子的想法,可是只有一个对法律一无所知的人才看的清楚何为正义,只有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才明白恶有恶报善有善报的真正道理。可是当今社会,连一个孩子都明白的道理,法律人却迷失了方向……
夜晚在宿舍看知乎推荐了一部韩国电影叫《辩护人》,仔细阅读了知乎大咖的介绍得知是关于一位律师维护社会公平的故事便闲来无聊上网一搜打算细细品味这部电影。(不得不说的是韩国的有些悬疑片惊悚片警匪片真的值得中国影视界去借鉴和学习)电影剧情一开始直奔主题,一位叫做宋佑硕的法官为了可以赚钱决定转行做律师,他敏锐地从最新政策中嗅到商机,以不动产代书业务起家。虽然被同行讥讽为随时随地派发名片的夜店小弟,但佑硕不以为忤,一步一步朝着心中的目标迈进。他依靠赚来的钱让妻儿过上富足的生活,也还了七年前在饭店大婶那里欠下的良心债。其中穿插进了他的一些回忆,有关于以前穷困潦倒生涯备战司法考试,一次次失败一次次放弃却最终选择坚持的回忆。看到这里我以为这是一部励志片,有关于一个高中毕业生为了实现律师梦奋斗努力的故事,可是我却想错了。电影的发展总是不按观众的套路来,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观众眼前一亮内心颇有感触。剧情继续发展,进入20世纪80年代,韩国民主化斗争愈演愈烈。佑硕全然不管窗外事,关起门来继续赚钱。他坚信这个社会即使存在不公正但整体趋势是公平公正的,那些进行民主化斗争的群众全然是在鸡蛋碰石头,公然去抵抗公权力,让人耻笑。然而社会的巨变已经不容他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曾和宋佑硕探讨以卵击石,说“即使岩石再坚硬也是死的,鸡蛋再脆弱也是活着的生命,岩石最终会碎成细沙,而鸡蛋终究会孵化越过岩石”老板娘的儿子朴镇宇莫名其妙作为赤色分子被抓走,一边是对老板娘的恩情,另一边却是他的事业做的蒸蒸日上。他在看到朴镇宇和母亲见面之后的情形还有朴镇宇的精神错乱以及身上的伤痕累累的样子,他选择了和公权力死扛到底,虽然爱钱却更重感情的佑硕,就这样走上了为民主辩护的道路。有人说律师这个职业几乎可以说是最没有“正义”可言的,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为自己的当事人争取最大的权益,并不是一味追求正义,可以说是法律服务于公民的最直观的“工具”。但是宋佑硕的所作所为不但但为了给当事人追求最大的利益,更是为了内心的道德论。当时面临抉择的他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通往光明的大道,一条则曲折黑暗看不到尽头,面对这种十字路口大概有人会想这有什么好选择恐惧的,傻子才会选择崎岖小路放弃康庄大道呢!没错,宋佑硕就是个傻子,而且倔强的他一傻再傻,绝不回头。随着不断的了解深入,一个由权利堆砌的残忍真相摆在了宋佑硕眼前。出庭前他就看透了那一目了然的官官勾结,法官句句暗示都是庭审只是走个过场不必当真,只要注意言辞就好。可是宋佑硕是个有勇有谋的人,他之所以接这个棘手的案子不是为了陪检察官法官演戏,而是为了用自己的能力去保护这些被屈打成招的无罪人,为了用自己的能力去维护社会的正义,为了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社会氛围让自己的后代生存在一个干净的社会,而不是现在这个充满肮脏不公的地方。宋佑硕在法庭上的先发制人,一派勾结下的以法辩“法”极为漂亮,也亮出了自己的立场,他要做的不是减刑而是无罪辩护。因为他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在法庭上他情绪激动声音亢奋,但是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表达出来了他内心的坚定,有无数次质问证人以及受害人他都是眼含泪水,因为他在用心去辩护,他在凭一己之力去辩护,他一次次不给法官留面子,与检察官针锋相对,这也注定了这是他要一肩扛起的辩护,这也注定这是一场漫长的辩护之旅。法庭上,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在他这边,包括他的辩护律师,都说是他自己亲手毁了这个案子。压力,不甘,痛苦,还有种种不理解以及藏于无形之中的威胁让宋佑硕开始崩溃,但事情出现了转机,一波三折总是电影爱用的手段技巧。法医的出庭作证让一切明朗了起来,宋佑硕和现场所有人都看见了胜利在望,却没想到最终还是栽在了官官相护这一黑暗势力的手里,他终究没有为朴镇宇争取到无罪辩护,但是他的努力让所有人都为之感动,故事的最后呈现出来的宋佑硕和剧情开始的他大不相同,原来只看重钱财的他开始关注这个社会,他说:“在这种市民无法行驶自己法律权利的时候,作为法务人员,我更应该走在最前面,这才是真正的法务人员义务。”因为违反集会与示威的法律,这一次宋佑硕作为犯罪嫌疑人站在法庭上,而全釜山142名律师中有99名作为辩护人出席法庭。这是为什么?因为这就是宋佑硕的胜利。因为他们是同行,因为他们知道宋佑硕没有错,他在以卵击石但是只是为了去维护这个社会的正义,维护公民的权利。
很喜欢里面宋佑硕说的话:
“想让我的孩子们不要生活在因这种荒唐的事踩刹车的时代。”
“因为国民不富裕就不能受法律保护,不能享受民主主义,这种说法我是无法接受的。“
“国家,证人所说的国家到底是什么?大韩民国宪法第一条第二项,大韩民国主权属于国家,所有的权力都由国民产生,国家即国民。但是证人毫无法律依据,一味强调国家安保,把国家镇压践踏在了脚下,证人所说的国家只是强制取得政权的一小部分。难道不是吗?你是让善良无罪的国家生病的蛆虫,军事政权肮脏的帮手而已。”
《熔炉》里曾说,我们一路奋战,其实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律师是什么?他有时不单单是一门职业,更是一个正义的化身。他身上肩负的有时除了对当事人的辩护责任还有对国家的责任。以前总是不懂,为什么有那么多真正作恶的犯罪嫌疑人或者罪犯,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都应该遭受天谴却依旧有律师愿意为他们辩护,减少量刑或者为了无罪辩护?难道那些律师在做一件让民众愤愤不平不正义的事情不会心有愧疚吗?我在选择法学专业的时候,曾经对家人和朋友说我以后要当民法方面的律师,绝对不处理刑事案件,因为我怕我会变成一个看重金钱的人而去为罪犯辩护,那样我的良心会不安。可是,接触法学专业虽然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学习刑法也不到半年,可是渐渐学会了从法律的视角看待问题,中国近几年来的赵作海冤案、聂树斌冤案等冤案越来越多,警察的不作为或者严刑逼供让这个原本安稳的社会充斥着不公和冤屈。这世界上什么人最可怕?是那些触犯刑法残忍暴力的罪犯吗?其实不是,最为可怕的就是那些认定自己是在用暴力声张正义的人,比如《辩护人》中的那个警官车东英,他在剧中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特别是当他们所认定的正义在政府为背景的权力支持下,手无寸铁的公民用一个词来形容就可以了,玩完了。罗素曾说,所有的政治都是笑脸恶魔,他教唆那些精力旺盛、头脑灵活的人去折磨那些逆来顺受的广大民众,以夺走他们兜中的钱财、手中的权力和脑中的思想。或许警察也有难言之隐,为了在诉讼时效之内解决完案子为了可以早日消除社会舆论,可是这一切就可以是他们严刑逼供的借口吗?有的警察会说作为警察也不容易,一个犯罪案件发生,他们办案审理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有的百姓甚至认为警察就是万能的,无论大事小事都找警察,给警察带来很多困扰。可是这就可以成为一些警察不作为不尽职尽责的理由吗?我们想象一下要多么残酷的虐待,愣是把一个满腔热血伟光正的健康青年逼成了一个开口就是洗脑句式的“我错了……”的精神错乱者。
法律的建立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法律的建立是在人情的基础之上,法律有要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不是说那些处于底层阶级的人就要莫名担任罪名,失去了最基本的权利。宋佑硕在剧中曾经也一味的信任新闻媒体的报道,可是当事情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却知道媒体的舆论掺杂了很多个人情感和隐瞒,那些被报道为罪犯的恶人或许没有媒体所说的那么邪恶,而是有一定的难言之隐。“恶人”未必就恶,“善人”也未必就善。最近在于欢的辱母杀人案在法学界甚至整个社会都闹得沸沸扬扬,许多人对法官的判决做出了批评,面对自己母亲受辱,作为儿子的他如果坐视不理那不比他为了维护母亲杀人更加可恨吗?于欢的确杀了人触犯了刑法,但是于欢就一定是个恶人吗?死者作为受害人就一定是善人吗?在我看来,于欢没有做错,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生他养他的母亲,换任何一个儿女都遇到这种情况都不可能坐视不理,否则那样的儿女才应该是万恶的恶人。何为法?法是正义,如果法律都不能站在正义的一边那么法律的建立还有何意义?以前看过美国著名的辛普森案,觉得那个强大得法律梦之队真的好厉害,原本所有人都笃定辛普森是罪犯,甚至检察院都认为胜券在握却硬生生被法律梦之队逼得哑口无言,法官最后只好宣布无罪释放。到底辛普森是不是杀人犯?这大概是个迷吧。可是律师所做的就是辩护,为了自己心中所认为的正义而辩护。
律师是正义的化身,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正义,而每个人对正义的理解都不同。作为一个律师哪怕为犯罪嫌疑人辩护,只要在开庭前摸摸自己的胸口确定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错,自己是在为了正义而辩护就好。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
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尤烈,
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
而不公平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