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场大雪纷纷,寒风凌冽。风雪过后,从帐篷中探出头来,白雪反射的阳光更加耀眼。这个冬季,几乎每天与风雪同行,但工程继续往前推进,毫不耽搁。这样的场景经常发生在滨海公路施工现场。
12月10日上午,记者身披大衣,脚套长靴,踏着刚好没过长筒靴的雪地,深一脚浅一脚艰难的向施工现场走去。现场碰见副经理B工程师,他是一名“老司机”了,在工地上工作了8年了,他告诉记者,“蓬莱这个地方,当地人俗称‘雪窝’,一到11月底就开始就下雪,我在这里8年,基本都是这个情况,今年这场雪不仅来的早,而且来的也多。这个时候需要赶紧安排机械人工清雪,不然雪一化,浸湿便道路面,又得三四天干不了活。”只见不一会,在B经理的安排下,轰隆隆的推土机和装载机就在便道上开始来回穿梭,一条黄色路线隐隐约约在漫天雪地里曲折蜿蜒。工人也开始在各自桩基设备跟前清理积雪,就这一会功夫,就听见发电机、打桩机发出的咚咚的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60031/8b9afa54bdf87997.jpg)
阳光越明媚,工人干的越起劲,看见一个工人脱下厚厚的大衣,用铁锤使劲敲打着料斗,准备着下一道工序的开始。
当日值班的技术员叫x工程师,是一个刚毕业的小伙,今年才24岁。刚来到的时候还是个白白净净的书生,现在是一个被晒的黢黑的野外工作者。基本上每天雷打不动的待在工地上,现在对工地上的技术管理已经基本熟练,工作的时候非常投入,记者走到跟前,才看见打招呼。跟他聊天,他又兴致勃勃的聊起现场桩基施工工艺和各项施工工序的关键技术,显得特别用心,完全忘却了外界的寒冷,和被冻得通红的脸颊。每次桩基钻孔完成,各种检查检测都离不开x工,只要在他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钢筋笼和罐注混凝土,两只手被冻得瑟瑟发抖,还在那继续记录数据和采集信息。为了不耽搁下道工序施工,经常错过饭点,这点敬业精神时常被现场工人称赞,“工作起来一点都不像小伙子”,认真仔细、勤奋负责是对他一直评价。这不,他刚接到电话,就急匆匆的往另一台钻机赶去。
不远处传来几声训斥声,抬眼望去,只见带着红色安全帽,身穿黄色反光背心的小伙子,正在那里给几个不遵守纪律的工人上一堂安全教育课呢。几个工人安全佩戴不整齐,操作手未规范佩戴防护用品,一切都不安全、不规范行为,均未逃过M安全员的“火眼金睛”。路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被齐全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整整齐齐的防护围挡所吸引,不仅醒目而且坚固。每一颗新的桩基开始,M安全员要做的就是先行安装所有的安全防护措施,让工人在安安全全的生产条件下进行作业,在他看来这是他要做的最基本的工作。B经理说,“M安全员每天都是盯防现场一切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就是一个小小的桩基口三面围挡,都要一直在那看着工人安装完成后,再允许他们施工。有这样的安全员在现场牢牢把控施工安全,还有什么安全问题值得大家担忧呢?”B经理说罢,不禁又称赞一番。
![](https://img.haomeiwen.com/i16160031/7cc950953438fd4d.jpg)
这样的事情基本上每天都在发生,工作每天都在进行。现在正值风怒雪漫的季节,他们依然毫无怨言、孜孜不倦的勤劳作业。也许正是这样分外辛苦的野外作业环境,铸就了他们如钢铁般意志的战士精神。
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工地,身后还能依稀听见铁锤敲击声、机械轰隆声、激烈争论声,只是渐行渐远......
车上,一位职工告诉我,仅我们工地每天这样工作的有10多个人,在我们公司有三四百人。
网友评论